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层序地层学及其古环境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m403379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隅,处于喜马拉雅山与阿伊拉日居山之间,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基底由中生界褶皱地层组成,盆地内为一套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厚度近千米,是西藏已知新近纪地层出露最完整、最厚的地区之一,其上又被第四系下更新统冰缘堆积的碎屑岩不整合覆盖。札达盆地作为一个晚新生代喜马拉雅山碰撞造山带内部的山间盆地,其地层沉积体系,层序地层演化序列必然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野外调查为重点,在盆地内开展沉积相、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孢粉等古生物化石、粒度、碳酸盐、磁化率以及易溶岩等环境指标、古地磁、ESR等沉积年代学等研究,重点研究了盆地内陆相沉积地层的层序地层序列,进而了解盆地的演化过程,探讨盆地演化对喜马拉雅隆升的响应及其环境意义。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札达盆地开展了详细的上新统-下更新统露头剖面观测和系统采样工作,进行了沉积体系特征和沉积相分析,共划分出4个沉积相,7个沉积亚相,主要由冲积相、湖泊相、冲洪积相、冰湖相组成。2.对区内沉积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本区三级层序的形成受构造活动、气候条件和物源供给共同作用,其中构造因素占主导地位。3.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沉积演化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初始断陷阶段(托林组)、加速断陷阶段(古格组一至三岩段)、强烈断陷阶段(古格组第四岩段)、断陷止息阶段(古格组第四、五岩段)、二次初始断陷阶段(香孜组一、二岩段)、二次加速断陷阶段(香孜组三岩段)。4.在沉积特征、盆地构造演化、气候、物源以及沉积年代学的分析基础上,综合露头资料,进行了上新世-早更新世层序地层划分。在札达盆地共划分3个三级层序,建立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层序地层格架。5.层序Sq1和层序Sq2界面为平行不整合,层序Sq2和层序Sq3界面为角度不整合,分别对应于象泉运动和古格运动。认为控制层序界面的构造运动对应于青藏运动,象泉运动(4.40MaB.P.)对应于青藏运动A幕,古格运动(2.68MaB.P.)对应于青藏运动B幕,札达盆地地势由原来的西高东低转为现今的东高西低,这次构造运动可能对应青藏运动C幕。
其他文献
尽管前人对中国东部新生代大陆玄武岩已经开展了大量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不同地幔源区组分的存在,但就其成因机制来说,仍然存在严重分歧。最早认为这些玄武岩的形成与地幔
东秦岭-大别钼矿带是我国最典型的斑岩或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带,对其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我国中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我们选择南泥湖
本文通过对矿区进行1:1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与1:1000地质剖面测量工作,认识和总结了廖家地区出露的地层岩性组合及其沉积特征,确定了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主要控矿构造及其演化
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其表现的特征有所不同。面积大、危害性强的水土流失区域,容易受到关注,并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
拟建的大渡河金川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上的重要梯级电站,是川电外送、西电东输的重要后备能源基地之一。然而,金川地区位处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巴颜喀拉冒地槽褶皱带东缘部位
东营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部,是胜利油田主要的油气产区。本文以整个东营凹陷为研究区,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采用地层孔隙度-厚度法和地壳均衡法等对东营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