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2004年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启动,使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了充分利用监测信息资源,实现病例空间聚集性探测预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时间模型预警技术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传染病时空模型预警技术研究,并于2008年4月21日在全国20个省份的221个试点县(区)启动了为期1年的传染病自动预警(时空模型)试点工作。因此,为修改和完善时空模型预警技术,目前急需建立成套的传染病时空模型预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试点效果开展评价,从而为传染病时空预警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研究目的1.探索建立传染病自动预警(时空模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时空模型试点结果分析和用户问卷调查,综合评价时空模型的预警效果,为时空模型预警技术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资料与方法1.试点数据收集研究收集了试点地区的时空模型预警数据、传染病监测数据和相关突发事件信息以及有关技术材料。2.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文献回顾和预警系统数据特征分析,初步构建预警评价框架;再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由专家对评价框架和指标内容进行评判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从而建立起传染病预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3.预警用户问卷调查对试点地区疾控机构预警系统用户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用户对预警模型使用情况,对预警及时性、灵敏度、假阳性率等时空模型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并收集相关问题和建议。4.时空模型预警效果评价在了解试点地区相关突发事件报告情况基础上,利用研究构建的传染病时空模型预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用户调查数据,描述分析预警信号数量、响应处理情况及其结果,重点开展时空模型预警功效分析和评价,通过与时间模型比较,进一步评价时空模型的预警效果。研究结果和结论1.时空模型试点运行情况大部分试点地区及时进行预警信号的响应处理。经过试点运行,传染病预警(时空模型)系统的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但尚待进一步改进。2.时空模型预警功效(1)预警及时性时空模型总体上预警及时性较好,并且优于时间模型,尤其对于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的事件,具有很好的及时性,可以有利于促进疾控机构较早发现暴发/流行事件,但对于医疗机构、学校等单位直接报告的事件,预警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提高。(2)预警准确性总体上,时空模型具有较好预警准确性。预警灵敏度非常高,对评价的67起事件全部进行了预警,灵敏度高于时间模型;对总体上具有很高的特异度,但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传染病的特异度;尽管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但受现有评价事件较少的影响,时空模型的阳性预测值较低,但优于时间模型。需要在下一步研究中分不同病种评价模型预警效果和参数设置。(3)空间聚集探测能力时空模型通过空间探测到的病例聚集性区域与突发事件实际发病区域具有很高一致性,并且空间探测模型的地理信息有助于预警信号的分析。(4)预警百分位数分析预警信号的最高预警百分位数主要在P80及以上。突发事件的首次预警均没有P5。以下的预警信号,说明不进行P5。以下探测预警,不会降低预警灵敏度。(5)连续预警情况分析目前的时空模型连续预警信号剔除方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然存在较大比例的重复预警,须进一步改进连续预警剔除方案,减少重复预警信号数量。3.预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的时空模型预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时空模型试点效果分析和评价的使用,说明具有可行性;本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与用户问卷调查结果较为一致,对于时空模型完善与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综上,试点期间时空模型预警信号得到了及时响应处理,总体上体现出较好的预警功效,具有良好的预警及时性、灵敏度、特异度和空间探测能力,有助于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但预警模型的阳性预测值较低。在下一步研究中,可利用研究建立的传染病预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细化不同地区、不同传染病的预警参数设置及其预警功效,深入分析阳性预测值低的原因,改进连续预警剔除方案,不断提高预警系统的效能,实现时空模型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