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能系统生态生命周期评价及应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能耗持续攀升,2017年我国建筑能耗达到9.47亿吨标煤,占全社会能耗量的21%,其中公共建筑能耗占38%,建筑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碳排放的19.5%,如何选择适宜的建筑能源系统从而减少建筑能源消耗一直是设计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托科技部中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智慧节能工业园关键平台技术与协同驱动”(2015DFG62270),采用生态生命周期分析(Ecological-based Life Cycle Assessment,Eco-LCA)方法,对建筑供能系统的生态可持续性展开研究,建立了建筑供能系统Eco-LCA评价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投入、社会经济投入和污染物环境危害三方面生态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建筑供能系统在设备生产阶段、系统运行阶段以及设备运输阶段的各类生态累计(火用)耗(Ecological Cumulative Exergy Consumption,ECEC),分析各类建筑供能系统的生态可持续性。通过调研重庆市两处实际工程项目的供能系统运行状况,收集运行数据,分析供能系统实际运行效果,并与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比较,发现两处燃气内燃机型CCHP系统实际运行年平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分别为85.4%和83.2%,均满足标准要求,但实际运行节能率仅分别为-22.2%和-2.9%,未能发挥出CCHP系统的节能优势。基于项目二建筑的设计负荷,利用Eco-LCA评价模型确定适宜的CCHP系统内燃机装机容量,通过计算CCHP不同装机容量在设备生产阶段、系统运行阶段以及设备运输阶段的各类ECEC,发现内燃机装机容量为600k W的CCHP系统在一个典型年内所消耗的生态累计(火用)耗最少,具有最优的生态可持续性,此时内燃机折算满负荷运行小时数约3289h。进一步分析各类ECEC占比,发现各方案在运行阶段消耗的ECEC所占比例达到97%以上,且不可再生资源ECEC占80%以上,由此提出了用于确定CCHP系统装机容量的简化Eco-LCA评价模型。利用简化模型分析实际负荷条件下不同方案的生态可持续性,发现实际冷热负荷减小时,容量为400k W内燃机的CCHP系统具有较好的生态可持续性。其次,基于项目二建筑的设计负荷,利用Eco-LCA评价模型分析各类建筑供能系统形式的生态可持续性,发现系统形式包含CCHP的方案相比于传统螺杆机组加锅炉的方案在具有更好的生态可持续性,且采用CCHP系统与电驱制冷设备结合的复合系统的生态可持续性更优。进一步分析各类ECEC占比,提出了用于确定建筑供能系统形式的简化Eco-LCA评价模型。利用简化模型分析实际负荷条件各方案的生态可持续性,同样,采用CCHP的方案相比于传统空调系统形式具有较好的生态可持续性,CCHP系统结合电驱制冷设备的系统相比结合直燃机的系统的生态可持续性受实际冷热负荷减小的影响较大。本文从全新的视角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分析建筑供能系统生态影响的方法,简化的Eco-LCA评价模型也便于工程设计人员用于建筑能源系统的方案选择。
其他文献
2020伊始,爆发于武汉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全中国带来了伤痛和灾难,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疫情的持续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重大影响,使线上教学成为“教”与“学”的重要平台。基于媒介的线上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目不能及,对于学生的学习检验行之有限。因此,在学科中更精确、快速的教学管理成为迫切需求,对于教学的科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依
磷酸镁水泥通常由酸式磷酸盐、重烧氧化镁、缓凝剂以及改性组分组成,具有早期强度发展迅速、体积稳定性好和粘结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在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市政主干道等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快速修补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军事工程的抢修抢建方面更是作为首选材料。然而,伴随磷酸镁水泥研究和应用的广泛,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耐水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研究者发现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在水中或者潮湿条件下养护时,强度会随着龄期的
我国既有建筑总面积在2017年时就已经超过五百亿平方米,且这一数据在短期内还将持续上升,将BIM技术应用于既有建筑寿命周期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既有建筑工程BIM研究,主要集中在既有建筑设施管理和改造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对该领域其他方向的研究还较为不足,还缺乏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既有建筑寿命周期中BIM技术应用障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全面地分析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寿命周期中BIM技术应用的障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给的短缺与现代社会对水量、水质需求间矛盾日益尖锐。小城镇、农村生活污水作为潜在可再利用水资源,具有污水量小、日变化系数大、水质不稳定等特点。如何针对其中的病原体进行高效、绿色、可持续消毒成为时下热门研究话题。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被视为应对小城镇、农村面源污染的制胜法宝,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集中污水处理所采用的氯系消毒由于无法精准控制消毒剂的投放量,在污水分散处理中并不适用;而紫外
车辆网和自动驾驶作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二者相辅相成并在人们的智能出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车联网技术将人、车、路三者联系起来并实现了信息交互,车辆可以通过车联网感知彼此的位置变化,进而调整车速错峰通过交叉口,加强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而自动驾驶汽车则是利用自身的感知系统、运动规划和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然后规划出期望路径并对该路径进行跟踪。在复杂的十字路口交通环境中,
合成生物学是最近兴起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分支,它与物理学、工程科学、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交叉结合。而合成生物学这项技术的目的就是合成设计自然界中产量少甚至不存在的目标产物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生物学家在合成组装这些生物系统或者装置的时候,只是依靠以往经验进行尝试,进行生物实验,而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周期比较长,这就导致合成系统或者装置耗时,费力,代价比较大。这使得生物学家对复杂基因构件的合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燃油车作为工业革命中典型的产物之一,规模的快速扩张引发了能源匮乏、环境破坏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凭借节能和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公众的认可,而新能源汽车公众消费市场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不过近几年,政府补贴的退步和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的提升,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在公众市场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未来交通将在很长时间内进入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车辆混行的过渡阶段,直至最终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交通流,而人机共驾是自动驾驶发展进程的必然阶段。由于自动驾驶在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决策控制等方面均与手动驾驶有所区别,所以自动驾驶车辆的加入会对交通流的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人机共驾车辆对混合交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针对人机共驾车辆在
在悠久的历史中,传染病疫情这类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一直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重大威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敌人之一。从历史角度看,不同国家都曾经受到流行性疾病的打击,但国际法上并不存在对于传染病发现地国或者起源地国追责的规则或先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部分国家主张“中国担责”,已经使重大传染病疫情损害的国家责任变为现实问题。本篇文章旨在分析承担重大传染病疫情损害的国家责任是否具有现实可
以有机碳为主体结构的森林土壤有机质不仅是土壤肥力的核心,直接决定林木的生长和森林生产力的稳定与提升;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库储存形式之一,其变化与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密切相关,在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等综合功能的发挥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森林土壤中约90%的有机碳都贮藏于土壤团聚体内。土壤团聚体既对有机碳具有物理保护作用,同时腐殖质等有机质组分又作为胶结物质,被认为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