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深深地植根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也离不开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用自己的心血对这种精神的培育。朱熹作为南宋儒学的一代宗师,世人多被他理学家的光芒所吸引,而未能全面发现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朱熹生活在宋金对峙的时代,出生在一个主战派的爱国家庭。他自幼就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贯穿他生命的始终。朱熹集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于一身,从他大量的奏章策论、诗赋文章、言谈议论中,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流露出深沉的爱国情感。朱熹标举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主要体现在忧国、系民、恋土、重节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即在忧国中坚定抗金的决心,系民展现廉洁的政声,恋土流露真实的情感,重节固守夷夏之辩。朱熹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形成的原因,一是理学家内在的修身要求;二是抗金的现实需要;三是儒家士大夫责任担当意识的自然流露。爱国主义是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朱熹的爱国精神同样具有“忠君爱国”的封建意识形态性,在宣扬爱国精神的同时显现着他自身的哲学诉求。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方法论为指导,第一次全面分析朱熹身上所体现的民族气节,揭示其爱国精神的思想内涵,展现其作为爱国思想家的更为丰满的历史形象。本文尝试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要观点和方法论贯穿到行文中,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视域考察和评价历史人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朱熹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研究,可以达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这对于当前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