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沟渠中梨形环棱螺的食性及食物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态沟渠净水系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精养鱼池水质的异位修复,腹足类作为生态沟渠净水系统的构件也备受重视。研究食性和食物选择性可以从食物链角度查明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在生态净水系统中的作用。本文对生态沟渠中淡水螺类的组成、饵料生物的组成做了调查,并分析了其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分析了121个梨形环棱螺肠道内含物的样本,对其食性和食物组成做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态沟渠内共有淡水螺类5种,分别为梨形环棱螺,长角涵螺,大沼螺,纹沼螺,卵萝卜螺,隶属于3科4属,其中,前鳃亚纲2科3属4种,肺螺亚纲1科1属1种。淡水螺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综合出现率、密度、生物量和优势度来看,梨形环棱螺都占据绝对主要地位,是生态沟渠中淡水螺类的第一优势种,其密度和生物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2.生态沟渠水体中饵料生物基础调查:①浮游藻类:共鉴定出8门74属,其电蓝藻门12属,绿藻门38属,硅藻门11属,裸藻门5属,隐藻门2属,甲藻门2属,黄藻门1属,金藻门3属。②周丛藻类:共鉴定出7门54属,其中蓝藻门5属,绿藻门26属,硅藻门15属,裸藻门3属,隐藻门2属,甲藻门2属,黄藻门1属。③浮游动物:共鉴定出原生动物18属,轮虫16属,枝角类4属,桡足类1属和无节幼体。由于浮床和沉水植物的抑藻作用以及底栖生物对藻类的摄食作用,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在春冬季大于夏秋季。3.梨形环棱螺的食性研究:①摄食强度:梨形环棱螺在春季、夏季、秋季摄食,冬季不摄食,且春季空肠率大于夏季和秋季。②食物组成:梨形环棱螺的食物种类主要由藻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机碎屑和其它(包括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和难以鉴定的成分)四个大的类群组成。藻类和有机碎屑是梨形环棱螺的主要食物。③食物组成变化:Schoener重叠指数显示,梨形环棱螺不同季节的食物组成无显著性差异。④食物选择:梨形环棱螺对蓝藻、绿藻、裸藻和黄藻有一定的偏好,对硅藻随机摄食;对甲藻、隐藻、原生动物、轮虫表现出负选择性。从梨形环棱螺食物组成来看,该生物作为生态沟渠净水系统的一个构件,对于清除有机碎屑、藻类等可能增加水体有机负荷和引起水华的物质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梨形环棱螺能够与细菌、高等水生植物、其它大型底栖动物以及鱼类等生态沟渠净水系统的其它生物构件合理地配置,通过适时放养和利用保持其在系统中的数量,将能从稳定生态系统的层面上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这一复杂人文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二语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从语音语调、语法结构、词汇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探讨
新农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简称。新农合为参合农民提供了医疗保障,参合农民疾病治疗的部分费用由新农合承担。这一方面导致部分参合农民出现“小病大养”、过度医疗等现
黑龙江水系是我国内河三大通航水系之一。水系内共有港口码头273处,其中15个为开放港口(水运口岸)。水路交通运输对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对俄经贸科技发展、两岸人
在世界各国普遍强化人权保护的背景下,在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侵害胎儿权益、随意堕胎等行为规定为犯罪的情况下,我国却还存在着侵害胎儿权益,侵害孕妇生命健康权益,以及随意堕胎现象较为普遍的问题。反映出的问题是,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尤其是我国现有的刑法制度,对于胎儿权益的承认和保护付之阙如。表现为,第一,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胎儿不是刑法意义上的人,不能成为刑法意义上的保护对象,不受我国刑法典保护。第
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是体验式全新教学方式;从课程内容、课程特色、实施过程、实施收获、存在问题,让学生学到经营管理知识,掌握经营管理技巧,感受到经营管理真谛。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优缺点。研究对象及方法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取自2010年1月到2011年9月入住我院介入科的腰椎间盘突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已成功主办三届,它已经成为鼓励、促进和检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今后大赛能否持续进行下去?如何将大赛活动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融合在一
钢铁企业厂区土壤重金属(Cd、Cu、Pb、Zn等)通常达到区域土壤背景值的几十倍,造成严重的重金属复合污染。选用重金属富集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是目前常用的生物措施,而具有多种价
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桂花国有林场的毛竹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对毛竹的基础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物候期特征、毛竹母竹特性对移栽后新立竹与地下鞭的影
面对高度竞争性、多变性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更多企业选择采用团队方式开展创新活动,如何促成团队创新绩效的提高一直备受关注。关于团队创新绩效的研究,学术界目前集中在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