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踝关节以其背伸、跖屈、内旋、外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功能,成为足部重要的活动枢纽,也是常见的骨关节运动损伤之一。在所有的踝关节检查手法中,MRI因其独特的软组织分辨率、多角度成像、无放射损伤等特点,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目前,在1.0T或1.5TMR机上常规扫描,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足部取自然中立位于肢体或头线圈中;常规的扫描位置为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有利于显示韧带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冠状位及矢状位对骨、软骨的病变显示效果较好。但是,由于踝关节周围结构复杂、精细,各韧带走行方向不一,自然体位常使踝关节周围的韧带难以与扫描层面相平行,不能充分展示韧带的全长,使得对于韧带损伤的观察一直存在较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高场强核磁机器的不断发展, MR图像清晰度、分辨率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国内较少关于踝关节韧带及肌腱的高场强核磁的研究。鉴于以往的经验,本文希望能较系统地研究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及周围肌腱的在MRI上的正常表现,以优化扫描方式及扫描体位,欲求在不同体位韧带走行角度及方向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寻找到显示效果最佳的体位及截面。尤其是在3.0T MR机上,欲求获得更清晰、分辨率更高的图像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对怀疑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可尽量使其调整到最佳显示体位,或显示效果次佳的体位,使损伤韧带最大程度的清晰显示。本文以30位健康志愿者之踝关节为研究对象,行自然体位、完全背屈及完全跖屈MR扫描,比较个体不同体位及不同截面下各韧带及肌腱显示效果差异。请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对其显示效果进行评分,对不同体位相同方位扫描结果作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踝关节周围韧带各分支大部分有其各自最佳显示体位及截面,而踝关节周围肌腱于不同体位显示差异不大,多于矢状面及横断面显示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