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企业劳动者整体的离职率达20.1%,比2015年的高出2.4个百分点。其中科技行业离职率最高,达到了25.1%。同时全国一线城市的离职率为22.4%,非一线城市离职率为18.5%,两者的差距为3.9个百分点,比2015的差距高19个百分点,离职率越高意味着劳动者发生职业流动的比率也就越高。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现有研究,构建职业流动指标,分解为职业流动频次、职业流动方向、职业转换时间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的影响,并运用稳健OLS回归分析分别对不同学历程度、性别、年龄的劳动者职业流动对工资收入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劳动者每年职业流动次数在1次以内时,职业流动频次增加0.1次能使工资收入提高1.62%。其中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劳动者每年职业流动次数不该超过两次,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不该超过1次;女性劳动者在2.63年内不该进行职业流动,男性劳动者每年职业流动次数不该超过1次;青年劳动者比中年劳动者更应该慎重考虑职业流动。在岗位间流动的劳动者尽可能进入管理技术岗,始终在管理技术岗位间流动使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升41.5%。在行业间流动的劳动者选择行业内流动能够使工资收入提高17.9%,进入批发零售业使工资收入降幅最大达40.3%;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劳动者尽可能选择行业内流动,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可以进行跨行业间流动,但要避免跨行业进入批发零售业。劳动者职业转换时间在一年以内能够使职业流动后的工资收入提高15.6%。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劳动者职业转换时间一年以内或一年以上都行,但是最好控制在一年以内,而对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要避免职业转换时间超过1年。因为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劳动者职业转换时间在1年以内和1年以上分别能使工资收入提高15.6%,11.2%;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职业转换时间超过一年使工资收入减少7.18%;男性劳动者应该将职业转换时间控制在1年以内。根据以上结论,加强就业信息系统关于发布岗位信息的准确、详细、及时,做到每日更新;宣传不同行业、岗位所需技能以及培养相关技能的方法,降低盲目行业间流动概率;政府开展再就业培训,与企业合作采用定岗培训,缩短劳动者职业转换时间。本文具体分析了职业流动中伴随的不同情况下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的估计职业流动的工资收入效应,丰富现有文献。因为数据限制,未能够有效区分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问题,因此本文运用OLS估计参数可能会产生一定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