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为唇形科迷迭香属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柠檬草(Cymbopogon citratus)为禾本科香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迷迭香和柠檬草是两种重要的芳香植物,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已有大面积栽植,目前上海地区也已引种成功,在崇明等地方有迷迭香和柠檬草的种植基地。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迷迭香和柠檬草的药用价值进行探索研究,以为这两种芳香植物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及方法:(1)提取迷迭香、柠檬草的精油及活体香气,并进行成分分析,作为后续功效性研究的基础。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用气相色谱仪(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分分析;利用动态顶空采样法和热脱附-GS/MS技术采集并分析活体香气成分;(2)利用小鼠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对迷迭香、柠檬草的精油及活体香气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成分分析。试验中采用精油灌胃和活体香气嗅闻两种治疗方式,前者为天然口服抗抑郁药物的开发、后者为迷迭香和柠檬草在保健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3)采用抑菌圈试验和最低抑菌浓度试验对迷迭香、柠檬草的精油单方及其三种比例混合复方的抑菌作用进行对比研究,并对精油成分进行了鉴定分析。供试菌为皮肤病的两大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aureus),以期为皮肤外用天然杀菌产品的开发及配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迷迭香精油成分41种,主要为烯萜类、醇类、氧化物和酮类,其中α-蒎烯、1,8-桉叶素和香叶醇共占总含量的49.38%;柠檬草精油成分18种,主要为醛类、萜烯类和醇类,其中柠檬醛(香叶醛和橙花醛)占总含量的77.49%;迷迭香活体香气成分55种,主要为酮类、醇类和烯萜类,其中樟脑、对伞花烃、龙脑、柠檬烯和α-蒎烯共占总含量的52.54%;柠檬草活体香气成分25种,主要为醛类、烯萜类和醇类,其中柠檬醛占总含量的53.04%;(2)迷迭香、柠檬草的精油大、中、小剂量以及活体香气高、低浓度,均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效应。其中,迷迭香精油中剂量的作用最强,与氟西汀最为接近;柠檬草精油的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迷迭香精油的作用并不呈现剂量依赖性;迷迭香活体香气的作用强于柠檬草活体香气;抗抑郁有效成分可能为香叶醇、芳樟醇、1,8-桉叶素、樟脑、蒎烯和柠檬烯;(3)迷迭香、柠檬草的精油单方及其三种比例混合复方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且随精油用量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供试精油的抑菌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柠迷油2:1混合复方、柠油单方、柠迷油1:2混合复方、柠迷油1:1混合复方、迷油单方;供试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普遍好于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柠檬醛、香叶醇、α-蒎烯、β-月桂烯和1,8-桉叶素等为可能的抑菌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