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客体是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经济的长期稳态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科技进步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熊彼特及新熊彼特派对于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的探讨为两根主线,结合相关实证研究和国内学者研究结果,对关于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总体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推导了一个以新产品种数扩大作为科技进步表征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此探究科技投入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推动。本文认为,有意识的科技投入带来的科技进步存在溢出效应,这为经济长期增长提供了动力。而技术本身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现代科技投入过程本身也具有高成本、信息高度不对称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为了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有理由设计和执行一定的机制,干预和参与科技投入事业,以保证经济得到稳态发展的动力。而且在现代科技投入委托—代理的框架中必须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并且保证科技投入事业得到多层次,多主体的投入支持,特别是来自金融部门的有力支持,最终促进科技投入效率的提高。 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本文对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企业资金的科技投入已经逐渐超过政府资金,企业成为中国科技投入的第一主体。虽然总体上中国经济仍属于资源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态势,但来自国家和企业的科技投入共同促进了科技创新,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的内生动力之一。需要指出,我国的科技投入事业内部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对科技投入的金融支持效率亟待提高;科技三项费用和科研基建费用的投入并没有在经济增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科研部门效率不高,可能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根据理论探讨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