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对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效果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检验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动学的影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及更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科的4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STC患者作为STC组,同时取来源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门诊体检的28位健康者做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排便情况评分及结肠动力学检测后,给予STC组针灸治疗,针灸采用支沟(双)、天枢(双)、足三里(双)及照海(双)为主穴,大肠俞与中脘做为配穴,在针灸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灸1次,每周治疗5天,12周做为1疗程,共进行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再次进行排便情况评分及结肠动力学检测,并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健康对照组与STC组受试者在性别与年龄组成上无差异,STC组受试者平均体重指数明显升高。2.STC组患者针灸治疗前排便情况积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针灸治疗1疗程后,积分明显降低,但仍与健康对照组有一定差异;治疗2疗程后,积分降低至与健康对照组相当的水平,并可维持3个月以上。3.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治疗1疗程短时间内(治疗后1周)有效率为54.35%,2疗程有效率为83.72%;经2疗程的治疗后3个月,治疗有效率仍维持在70.97%。4.STC组患者结肠通过时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运输指数则有显著降低;针灸治疗后,STC组受试者结肠通过时间有明显下降,运输指数则较治疗前显著增加。5.ST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羟色胺、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则明显降低,而针灸治疗则可逆转上述变化。6.针灸可提升大鼠脑垂体及血清中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的浓度。7.针灸期间未有不良事件发生。研究结论:1.STC患者平均体重指数升高;2.针灸治疗可改善STC患者的便秘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3.针灸可显著增加STC患者的结肠动力;4.针灸可调节与肠道运动相关的神经体液因子的血清表达水平;5.针灸对于ST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