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引人瞩目,其增长模式对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和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关于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下去,自然受到国内外持久的关注,尤其是在21世纪初的现在,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政治经济日趋复杂,有人“唱衰”,也有人持积极态度。需要指出的是,既然“中国模式”不同于以往任何国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且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变可以以一种平稳、渐进的方式进行。然而,东亚其他几个经济体的经验表明,要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的快速增长阶段转型为下一阶段,往往会产生另外一种情况。另一方面,从人均收入方面来说,像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成功地实现了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跃升。与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继续发展的潜力应该说是更大的。就中国的国内市场这一点而言,比日韩两国要大很多,而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仍低于日韩到达劳动密集型增长阶段末期时的水平,因此中国仍然存在基于国内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但是这又不意味着中国不会重蹈日韩等其他国家的覆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经济体,更是如此。其他国家的经历至少是一种警示,也就是说,经济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变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此外,现实中还可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这都是值得注意的。中国2012年GNI已经突破5000美元,说明中国基本已经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从国际经验看,“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则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一国很容易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停滞徘徊期”。“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直接问题,这不是GDP达到世界第二所能解决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挑战,而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一大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成因、表现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揭示中等收入陷阱是如何行成的,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进而可以说明如何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束缚,丰富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内涵。一般认为,中等收入陷阱似乎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事情,而与先发国家关系不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即渐进的、自然的、顺势而为的过程,而后发国家要实现“赶超”,就会产生种种问题,从而带来向前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问题。中国目前可以说基本就处在这样一个境况,这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虽然经济理论普遍认为后发国家具有一些后发优势,但是其面临的条件约束和发展环境是不同的,如以资源为代表的自然条件,和以全球化、一体化为核心的国际环境。这些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是机遇,另一方面是不断加强的约束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不平衡性,再加上国内的一些“特色”因素,如收入分配制度、财政体制、金融体系,甚至政治制度等,这可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困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通过理论层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分析,并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是在收入分配和财政体制方面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进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在此指导下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一个关键时期和转折点,国家发展趋势会出现分化:一类如新加坡、韩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继续向10000美元乃至更高水平发展。另一类如一些拉美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出现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620美元,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为使我国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把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进行。另外,财税体制体制作为处理政府间财税关系的基本制度,是促进政府有效行使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体制保障。本文试图从财税体制和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其收入分配效应,探讨如何从财税方面入手分析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从研究思路来看,本文选题是从财税体制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进而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而本文关注的焦点是财税体制、财税政策与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首先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进行一个总体阐释,然后重点从财税体制和政策角度分析其与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对我国是否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做现实判断,然后借鉴国际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分析,再次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条件,最后提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依此思路,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0章,导论部分。主要说明了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背景,引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问题,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界定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1章,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主要是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述评,以及财税体制、财税政策与收入的相互作用关系,即收入分配效应。第三部分是2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主要是从经济增长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角度来分析中等收入陷阱,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制度和财政体制状况,以期探讨这些宏观层面的因素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以及我们分配制度和财政制度演进的方向,进而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四部分是3章,经验分析。主要通过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财税体制现状以及我国如何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并对这一问题作一个基本的现实判断。第五部分是4章,国际比较分析。这部分对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进行了横向的和纵向的比较,从中得出借鉴和启示。第六部分是5章,财税体制改革与财政政策调整。这部分在前面进行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在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上应该做出的相应改革和调整。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本文是从财税体制和财税政策的视角来研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试图通过理论的和现实的分析来说明我们以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税政策,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另外,本文强调我国在面对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上,政府要起到核心作用。当然,经济增长是这一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一增长要是“包容性增长”,我们应当关注的是社会能公平合理地共享增长的成果,实现机会平等、公平参与。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前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职能的发挥对于这一过程的方向和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