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全球公共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呈高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血脂代谢异常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遗传学、流行病学及临床干预研究均表明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水平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究真实世界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危险分层情况和残余胆固醇在各分层血脂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是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首发I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患者,收集完整的基线资料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住院后24h内空腹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及RC]。依据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ASCVD风险分层将所有患者分为低、中、高危3组,统计其基本临床特征情况。将糖尿病、肥胖或TG升高人群设为亚组,分析各风险分层中RC≥0.78mmol/L的人数占比情况,以胆固醇首要指标单独与联合RC的数值是否达标来计算各组的胆固醇未达标率。相关计算公式:RC=TC-HDL-C-LDL-C,Non-HDL-C=TG-HDL-C,胆固醇未达标率=(胆固醇未达标人数/总人数)*100%,降胆固醇首要指标为LDL‐C,NonHDL‐C作为替代指标。对于糖尿病、肥胖、TG升高的人群采用Non-HDL-C作为首要指标。基线胆固醇高于目标值即认为胆固醇未达标。结果:1.依据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评估553例患者ASCVD风险分层,171例(30.9%)患者为ASCVD低危人群,109例(19.7%)为中危人群,273例(49.4%)为高危人群。与低危、中危相比,高危患者年龄较大,BMI、TC、LDL-C、Non-HDL-C水平更高,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更高。而低危患者HDLC较高(P值均<0.05)。2.在553例AMI患者中,低危患者中有24%(41例)的患者RC≥0.78mmol/L,中危、高危患者分别为31.2%(34例)和28.9%(79例),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60)。在346例糖尿病、肥胖或TG升高的亚组人群中,低危、中危患者分别为69例(19.9%)、61例(17.6%),高危患者216例(62.4%)。中危患者中RC≥0.78mmol/L人数占比最多,为54.8%(34例),低危、高危患者分别为46.4%(32例)、35.9%(78例),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8)。3.在553例患者中,胆固醇首要指标单独与联合RC后的胆固醇未达标率为:69.3%(383例)vs.75.6%(418例),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9)。在低危患者中,胆固醇未达标率为:22.2%(38例)vs.39.2%(67例),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值=0.001)。在中危、高危患者中,胆固醇未达标率分别为:89.9%(98例)vs.91.7%(100例)、90.5%(247例)vs.91.9%(251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在346例糖尿病、肥胖或TG升高的亚组人群中,胆固醇首要指标单独与联合RC后的胆固醇未达标率为:79.5%(275例)vs.86.4%(299例),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7)。在低危患者中,胆固醇未达标率为:33.3%(23例)vs.61.9%(42例),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值=0.001)。在中危、高危患者中,胆固醇未达标率分别为:90.2%(55例)vs.91.8%(56例)、91.2%(197例)vs.93.1%(201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1.近半数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的10年ASCVD风险评估为低、中危。2.RC水平可有助于10年ASCVD风险评估为低、中危人群风险重分类。3.将RC纳入一级预防血脂管理目标中可识别出更多的需早期血脂药物干预的低危人群,特别是在糖尿病、肥胖或是TG升高的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