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短语动词学习困难,在于其多义性和语义不透明性。学习者必须通过重复记忆来学习短语动词,费时耗力且效果微弱。毫无疑问,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者困惑和沮丧的长期来源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表面上英语短语动词的语义很随意,实际上是非常系统。本研究选择了三种类型的英语短语动词:动词+up、动词+on、动词+over,它们的小品词在语义上非常相似,很容易导致英语学习者的歧义理解。在认知语言学的指导下,本研究对这些“同义”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了分类,并形成了七个具有不同意义的意象图式。本研究以杭州某初中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认知指导法,将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相结合,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对其有效性进行探究。93名以中文为母语的初级英语学习者通过以电脑为基础的英语短语动词辅导系统,接受了实验化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本实验旨在探究:(1)多义词解释对比教学是否是英语动词短语教学的有效途径;(2)哪一种方法(认知语言学理论驱动的教学法结合图式反馈和传统教学法结合词典义和例句反馈)对英语动词短语学习更有效;(3)在计算机辅助训练期间和之后,哪些类型的英语短语动词(空间多义或非空间多义)掌握得更好。本研究采取了包括两次测试和一次产出性任务的定性和定量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2×2混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竞争模型理论的图-句匹配任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对意义-形式的熟练掌握。两个实验组的比较结果显示,接受认知语言学驱动的指导方法和图式反馈的实验组1的表现明显优于接受词典义教学法和词典义、例句反馈的实验组2。与词典意义反馈和例句反馈相比,意象图式反馈对学习者区分语义模糊的短语动词提供更多的指导作用。通过英语短语动词辅导系统训练,认知语言学驱动的指导方法对于短语动词具有显著的有效性。2×2×2混合方差分析表明,与空间意义相比,认知语言学驱动的指导方法在促进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非空间意义的掌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课堂任务的质性分析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在解释短语动词从空间意义向抽象非空间意义延伸方面的有效性。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提出新的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方法,如利用意向图式理论阐述小品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加深学生对非空间义英语短语动词语义的理解和推测。通过实验化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多义对比法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法融合到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