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已经进入到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虽然我国的国有企业占用着将近70%左右的社会经济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制约国有企业发展前进的因素,主要归结为体制因素、市场竞争能力因素和企业资金因素等。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走了很多弯路,目前也仍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但国有企业30年的改革发展,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为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预测,到2008年底,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般说来,特别是对于一个经济体量很大的国家来说,人均GDP3000美元,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需要升级,产业结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也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顺理成章。产业结构调整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重新组合。笔者在认真研究分析了各国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共性规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将会遇到的障碍和主要调整途径等。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主体,其产业调整与改革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制约着国有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发展。那么国有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好企业经营发展与政府经济职能定位之间的关系呢?西方国家的政府经济职能定位对我们不无借鉴。笔者在认真研究分析西方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将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定位为:拥有和监督国有资产,设计并调控宏观经济目标,制定市场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法规,执法和监督市场,维护社会保障等。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地区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应紧扣当地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特点,科学谋划,合理安排,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实效。本文就以笔者所熟识的江苏省无锡市为例,详细阐述了无锡市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以及转型发展的路径、目标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