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复杂的疾病,可使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危及母胎健康与生命。在终止妊娠前病情只能控制而无法治愈,因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可激活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导致体内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因此,机体的凝血指标有可能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因子。多数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参数中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ng width,PDW),以及凝血四项中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tastin 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是反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凝血功能的理想指标。但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妊娠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复杂,目前的研究尚无完全统一的结论。2017年11月13日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联合其他多个权威组织,发布了2017年版《美国成人高血压防治指南》,首次将高血压定义修改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130mm Hg或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80mm Hg。指南指出,当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时,与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27%。新指南对于高血压的划分,使20-44岁女性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从10%上升至19%,增加近1倍,而孕产妇多在此年龄范围内。根据我国2014年《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收缩压130-139mm Hg或舒张压80-89mm Hg为正常高值血压范畴。针对这类在最新美国成人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归为1级高血压、而在中国高血压管理指南中属于正常高值血压的孕产妇的凝血指标(PLT、MPV、PDW、TT、PT、APTT、FIB)及妊娠结局等,与正常血压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比较是否有差异,是本研究的目的。方法:1.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在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测量血压,根据血压值分为三个组,每组按住院号排序,利用SPSS软件随机抽样,每组抽取500例。至少2次非同日收缩压130-139mm Hg或舒张压80-89mm Hg孕产妇为正常高值血压组;符合《妇产科学》(第9版)中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收缩压<130mm Hg和舒张压<80mm Hg孕产妇为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为非高血压组,共1000例。2.收集三组对象的信息:年龄,基础血压,文化程度,孕次,产次,孕前体重,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娩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孕中期及孕晚期PLT,MPV,PDW,TT,PT,APTT,FIB;妊娠结局:妊娠期贫血、羊水过少、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早产及小于孕龄儿。比较各组孕产妇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与非高血压组孕产妇相比,基础血压高、初中及以下学历比例高,孕前超重、肥胖、GWG过多的比例高,孕中期TT、APTT及FIB高,孕晚期PLT低,MPV、PDW高,APTT低,PT及FIB高,妊娠期贫血、羊水过少、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早产及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高值血压组孕产妇与正常血压组孕产妇相比,基础血压高,初中及以下比例低,孕次、产次低,孕前超重、肥胖、GWG过多的比例高,孕中期PLT、TT、PT及FIB高,孕晚期PT及FIB高,剖宫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高值血压组孕产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相比,年龄小,基础血压低,初中及以下学历比例低,孕前超重与肥胖的比例低,孕中期TT及FIB低、PT高,孕晚期PLT及APTT高,MPV、PDW、PT低,妊娠期贫血、羊水过少、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早产及小于孕龄儿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晚期凝血系统呈高凝状态,不良妊娠结局增多。孕前超重和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2.正常高值血压孕产妇凝血功能未明显增强,除剖宫产率增加外,不良妊娠结局并未明显增多,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偏高。3.正常高值血压孕产妇目前无需纳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但更多信息有待更大数据及长期的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