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与利己主义相对的情形,利他主义是经济社会不可忽视的行为动机之一。在经济分析中,利他主义的行为假设会改变经济建模的前提,因而会使分析结果有别于在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得出的结论。根据社会学和行为经济学对利他主义的研究成果,利他主义通常有三种行为动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代际利他主义主要是基于亲缘间的利他行为而产生的。早在古典经济学研究时期李嘉图就提出了代际利他主义的存在性问题,甚至比“利他主义”这一名词的出现还要早。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利他主义的行为假设为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所证实,利他主义这才被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从动因而论,经济社会的教育投资行为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来自社会的投资,其主要投资者是政府,政府通过投资教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发展目标;其二是来自家庭的投资,家庭之所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可能来自于经济、社会与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家庭的教育投资一般都是由父母来支付子女的教育成本,因而会受到代际利他主义的影响。代际利他主义倾向会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意愿,因而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率,进而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以宏观经济学中常见的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从代际利他主义角度构建了一个教育投资模型。通过把教育投资引入到OLG模型中,本文证明了在代际利他主义条件下,家庭投资对教育投资的激励要高于社会投资动机的激励,这正是因为家庭投资教育多是代际利他行为所驱使而引致的。其次,通过引入合适的人力资本分布函数,本文通过数理建模严格地证明了:家庭投资教育比社会投资教育会对经济带来更高的增长率和均衡水平,而社会投资教育有更强的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本文同时证明,代际利他程度越高,经济社会的教育投资水平和最终的经济均衡水平也越高,即代际利他主义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这表示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导致的经济增长是可以相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