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后的东北亚既有相对和平和稳定的一面,也有爆发冲突或战争的隐患。世界尚未统一的两个国家都在东北亚,这里既是世界三大经济区之一,也是大国利益的交汇处。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纷争一旦激化很可能引起大国对抗,危及整个地区的安全,地区安全合作已成当务之急。
地区主义和合作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和热点。目前两种典型的地区安全合作模式便是欧盟模式和东盟方式,但其普适性受到质疑。欧洲模式的特点是倡导以泛地区和全球性的一体化机制为依托,制定一体化政策,强调从根源上治理安全问题。东盟方式与欧洲模式有相似的一面,不主张过分依赖军事手段,重视对话与协商在国际安全合作中的意义。与欧洲方式不同,亚洲各国更加注重从地区客观形势特点出发制定安全合作框架,对于合作机制化建设采取多样化、多层次、逐步推进、滚动发展的方式,对于地区一体化的政策和组织机构持谨慎态度。由于历史文化和政治层面的诸多不同,东北亚不可能照搬欧盟和东盟的模式。那么对于东北亚地区来讲,应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保证地区安全呢?
围绕朝核危机展开的六方会谈,对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解决朝核危机为出发点的六方会谈,走过了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截止到今年十月份,六轮谈判已历时五年之久。随着朝核问题呈现长期化的趋势,如何在多边基础上进行地区安全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其在保障东北亚地区安全中的重要性。能否以六方会谈为契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对东北亚各国的重大外交考验。
本文结合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历史和现状,借鉴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合作经验,以六方会谈为例,对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两个基本的假设:地区主义在东北亚地区有其历史关联性和现实需要;六方会谈将成为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平台。围绕这两个基本假设,本文论证和分析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于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以及东北亚和平与繁荣是非常必要的;第二,由于历史文化和政治层面的诸多不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方式不能拷贝欧盟模式和东盟方式,必须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东北亚模式;第三,六方会谈作为东北亚安全合作模式的一种选择有其必然性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