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金融是立足于以人为本和服务民生经济的金融行为,国家助学贷款是民生金融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业务之一,涉及到弱势群体发展权利的基本保障。鉴于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大、期限长、风险高而收益低,一般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政策性贷款,故称国家助学贷款。它主要面向的群体是贫困家庭的大学在校学生,主要用于支付其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在学习期间,学生不用支付其助学贷款的利息,助学贷款产生的利息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各高校以及银行共同完成,而相应的是学生毕业工作后需要对助学贷款进行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是缓解市场失灵、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成立于1999年3月,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同时致力于服务与回馈社会,努力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并进行投资等业务,促进国家“两基一支”计划的顺利完成,为国民经济的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在社会层面,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来进行资金的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而这一措施和效应大大的缓解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薄弱环节。自河南省分行成立以来,已累计向河南省发放支持贷款总额达千亿元,使得河南省在电力,交通运输以及城建电信领域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向国家重点发展领域进行贷款倾斜,比如“三农”贷款、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等,在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国家助学贷款是缓解市场失灵、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鉴于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大、期限长、风险高而收益低,一般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政策性贷款,故称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主要面向的群体是贫困家庭的大学在校学生,主要用于支付其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在学习期间,学生不用支付其助学贷款的利息,助学贷款产生的利息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各高校以及银行共同完成,而相应的是学生毕业工作后需要对助学贷款进行偿还的一种无息贷款。大力开展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活动,不仅充分体现国家对贫困家庭教育事业的支持,也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努力实现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所做的最大努力。但是,从几年来的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招标投标情况来看,效果不甚理想,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贷款条件苛刻。在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之前,河南省相关部门及其领导每年每到新学期,都要把各级商业银行请来,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为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做好这件功德无量的社会责任。在2004到2005年度的河南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招标中,仅有5家银行来参加开标会,其中只有3家国有商业银行投了标,两家商业银行要求的风险补偿金比例为30%,另外一家为50%。如此高的风险补偿金比例,让省财政和高校都难以接受和负担,再加上其他众多的苛刻的附加条件,导致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承办银行招标最终流标。就在河南省助学贷款招标流标、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焦急为难之际,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及时向总行领导汇报了情况。行领导指示务必全力分担河南省政府及千万贫困大学生的困难,于是河南省分行马上与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决定在河南省开办助学贷款业务。在河南省政府、财政厅、教育厅、银监局、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中国银监会在2005年1月正式批准了国家开发银行在河南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试点工作。时任国开行副行长的刘克崮还亲自专程来到河南省进行现场指导和调查研究,与河南省政府领导多次协商沟通,探讨设计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的相关的具体方案。通过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国开行河南分行在2005年至2013年8年间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总额达42.6亿元,涉及到全省三十多所高校的成千上万的寒门学子。由于政策的原因,从2012年起,首批助学贷款进入还本付息期,据不完全统计,国开行河南分行目前累计到期额达7.3亿元,违约率达到5%。而根据人行的一项数据显示,在10年前,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平均违约率高达28%,这表明,通过探索试验后,作为国家惠民工程的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活动,已基本上走上正轨。本文通过对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在国家助学贷款领域的具体探索以及成功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为调研对象,总结和分析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背景、原因、经验、做法及其效果,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提高融资体制的创新度,将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各方力量聚合起来,发挥开发性金融市场建设,信用建设的优势,以市场建设推动社会建设,把市场空白变成商业可持续业务领域,实现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