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基胶黏剂胶合性能及耐水性能与交联剂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二肽为起点,以甲醛、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作为交联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电喷雾电离质谱等技术来分析探索甲醛、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交联改性蛋白基胶黏剂的机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对甲醛、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交联改性的大豆蛋白胶和小桐子蛋白胶固化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检测蛋白胶胶合板和刨花板性能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探讨蛋白基胶黏剂交联改性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保留一定的蛋白质高分子结构有助于提高胶合强度和耐水性。碱降解蛋白,降低黏度的同时会破坏蛋白的大分子结构,降低蛋白胶的内聚强度。(2)碱降解蛋白活性优于酸降解蛋白。碱性条件下,蛋白质脂肪族氨基和酰氨基都能与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酸性条件下,脂肪族氨基易于被质子化,活性显著降低,与甲醛的反应不明显;酰氨基被质子化效应相对较弱,仍可以与甲醛反应。其次,碱降解蛋白程度高于酸降解蛋白。这两者综合导致碱降解蛋白胶胶合性能优于酸降解蛋白,而固化温度低于酸降解蛋白。碱性条件下交联改性蛋白胶可能获得更好的胶接效果。(3)碱性条件下酚醛树脂主要以共振体醌的形式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反应位点主要是酚醛树脂对位羟甲基。提高酚醛树脂羟甲基含量,可以改善大豆蛋白胶胶合性能、耐水性能和施胶性能,降低大豆蛋白胶的固化温度。提高酚醛树脂的韧性,也可以改善蛋白胶胶合性能和耐水性能。(4)环氧树脂主要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产物主要以氨基N-1取代为主。环氧树脂增加蛋白胶的交联密度和内聚强度,使改性的蛋白胶具有较优的胶接强度、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5)小桐子蛋白中添加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脱脂大豆粉,可以促进小桐子蛋白碱降解,同时缩短胶黏剂的适用期。小桐子蛋白碱降解程度取决于所加入蛋白质的蛋白种类和蛋白含量。小桐子蛋白胶较大豆蛋白胶具有较高的胶合强度、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6) 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碱-酸-碱”制备工艺第1阶段加入大豆蛋白,支链和桥键含量明显增加使树脂具有较高的交联度和缩聚度,树脂最终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更低的游离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