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从补缺假说(王初明,2003)的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实施请求和道歉这两种言语行为时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具体来说,本研究试图找出语用迁移在何种程度上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和道歉的言语行为中,以及探讨导致语用迁移的原因。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定性研究来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参加测试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名就读英语语言学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和五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实验采用刘建达(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设计的10个补全对话(DCT)情景(请求和道歉各五个)。实验过程如下,受试在听懂研究者所读的一个情景以后口头说出他们在该情景下所做的应答(VDCT);紧接着研究者以书面形式给受试同一情景但有三个应答选项(其中一个是操英语本族者给的答案)的选择题(MDCT),受试在做该选择题时要求把大脑里所想的大声地说出来,即进行有声思维(think aloud);选择题做完后研究者在受试口头报告结束后与他们进行面谈,问他们一些相关问题。每个情景按上述的三个程序挨个进行。研究发现,语用迁移存在于英语学习者请求和道歉言语行为中所用的语义单位(semantic formula)的频率中。受试者在一个情景中使用比正确答案多得多的语义单位(verbosity);他们过多使用某些语义单位(且在道歉言语行为中过少使用某个言语单位)。这两个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受试的口头应答,对选择题的作答和有声思维中体现出来。有声思维和面谈数据显示,受试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可能是由于这些学习者对礼貌程度和三个情景因素的认知是不同于操英语本族者的,因为他们所采用的语用策略可能受中文语境知识的影响,从而导致负语用迁移。本研究表明,语言迁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迁移,更重要的是语境知识的迁移,因而验证了王初明(2003)的补缺假说。补缺假说从语境这一视角来探讨语言迁移。根据补缺假说,母语迁移是由于缺乏与外语语言形式相匹配的真实外语语境而引起的。本研究显示了英语学习者内部语境知识是如何引起语用迁移的,为补缺假说提供了实证支持。因而,本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正确的外语语境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