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住区共享空间营造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城市空间组成的特殊序列,老工业住区编织着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其独具魅力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集体情怀、邻里关系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人文要素。然而,在产业结构的转型、住房改革的深化以及居民结构的变迁过程中,老工业住区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住区管理不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活力衰退等问题,且处于保护与开发的灰色地带,亟待需要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更新改造方式,以促进物质空间与文化内涵的延续再生。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模式在也从传统集约型向共享经济模式转变,形成一系列的资源共享方式,包括信息共享、生活模式共享以及空间共享等。这种共享理念同样引起相关领域学者对城市闲置空间改造、邻里空间重建乃至空间情感氛围营造等方面产生新的启发。本文基于对这种理念的思考,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共享空间的特征、营造机制,试图将其应用到老工业住区闲置建筑的改造中,探索两者结合的适宜性,提出并验证老工业住区共享空间的营造策略。
  首先,本文在阐释研究背景、解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和把握研究对象的范围,明确研究目的和方法,构建整体研究框架。其次,本文分别对老工业住区和共享空间的基础研究进行梳理,挖掘老工业住区空间特点和再利用价值,归纳总结共享空间的产生、发展以及属性特征。然后,本文通过相关案例研究,总结得出基于工业遗产中闲置建筑空间改造为共享空间的方法。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老工业住区一般性特征为切入点,对营造过程中的方法进行阐述、归纳,以求寻找到针对老工业住区营造共享空间的普遍适用方法。最后,基于以上改造策略,本文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德阳市二重厂西住区进行共享空间营造探讨,解析其具体改造方法,并验证营造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通过以上方法,本文有效探讨老工业住区与共享空间的潜在联系,从而归纳总结出老工业住区营造共享空间的策略,为老工业住区更新方式提供新思路,为共享空间的发展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以期为其它相关案例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和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自从2000年开始跻身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迅速增长、失能、半失能、高龄、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加,老年人生活和照料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2017年,我国“十三五”规划体系指出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政策背景中可以看出社区养老的重要性,然而现有的社区养老设施功能单一、环境品质恶劣,与社区老年人的美好期望相差甚远。  社区嵌入式养老是社区养老的一种新型模
传统村落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缩影,具备丰富的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承价值。然而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无数个独具文化精粹和人文特色的村落正遭到破坏。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其传统风貌保护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刻不容缓的议题。当前村落中遗址物质空间要素的破坏或缺失直接地影响了传统村落风貌,因此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于
学位
在国家的政策调控和资本市场的大力助推下,青年长租公寓在近几年迅速兴起。然而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使得青年长租公寓开发商在资本和空间品质之间难以两全,且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约束和理论研究支撑,在相关实践中存在空间品质不高、公共空间利用率低、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归属感等痛点问题。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的生活模式已成为解决社会和城市问题的重要寄托,共享社区强调的生活共享和邻里交往正是解决长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人民的需要。在社区中,户外活动空间是居民户外运动、休闲的重要载体,也是老人和儿童最青睐、使用最频繁的外部公共空间。作为户外活动空间的主要使用群体,老人和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生理需求、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上存在天然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对户外活动的空间环境也有相似的要求。老人与子孙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生命的延续
学位
在倡导建设公园城市的背景下,以绿道串联城市零散闲置的公共绿化空间形成生态网络系统,不仅盘活存量资源,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还打造出舒适宜人的市民就近进行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放场所。其中,驿站建筑作为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活动的主要载体,需要满足市民想要拥有高品质、多样化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所以,环境优美、功能复合、空间多元、造型独特的驿站综合体建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成都市积极探索城市新发展理念,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所在,新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的后援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村集市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针对集市空间的研究必不可少。新农村集市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传统乡村集市的更新改造不同,应该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的同时,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成为游客和村民共同享有的公共生活空间。  本文的第一部分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目的
为了缓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地铁得到了重点推广。地铁的引入不仅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能,同时其大量的客流“集、转、散”也为沿线和站点区域(再)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地铁站点地区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站点地区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站”与“城”的融合与协同。然而由于我国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地铁建设的初期的出发点多是由于缓解交通压力,对地铁的引导
九寨沟作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长期以来因为其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九寨沟景区除了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外还是安多藏族的聚居地,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其传统村寨作为遗产地人文环境的载体之一,承载了当地藏族居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是构成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自然美景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前,这些藏族村寨过着原始的农牧生活,解放后特别是景区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空间延续的一部分,其风貌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印象。现如今,它在满足市民交往生活和购物的同时,也为市民的休闲娱乐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商业步行街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地域文化缺失、忽视使用者的行为感受、空间形态及界面趋同化、空间序列缺乏系统性、后期管理不到位等。另外,电商的冲击也对它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商业步行街空间,探讨符合时代又能聚集人气的商业步行街空间的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
在倡导公园城市、集约型现代城市建设,城市空间立体化、建筑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和体验式消费时代的背景下,屋顶作为商业综合体的第五立面和维护结构,不仅是建筑内部空间秩序的外延,也是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复合性空间或中介空间,因此其利用价值的挖掘对于城市和商业综合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多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往往忽略这一空间的存在,或设计品质欠佳,成为一种与城市或建筑相互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