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旱区休闲期不同轮耕模式的农田生态效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南山区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长期土壤耕作以翻耕为主,水分无效蒸发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显著下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为此,研究宁南旱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不同耕作模式的农田生态效应,对完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改良土壤物理结构、提高旱作农田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07~2010年在宁夏固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试验站开展了深松(ST)、免耕(NT)、翻耕(CT)不同组合耕作措施的耕作试验,分析了不同轮耕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三年冬闲期轮耕试验,各轮耕处理较CT均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0~20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最明显,连年深松(ST)、免耕/深松/深松(NT/ST/ST)、深松/免耕/深松(ST/NT/ST)、连年免耕(NT)和深松/免耕/免耕(ST/NT/NT)处理分别较传统翻耕(CT)降低4.8%、4.7%、3.9%(P<0.05)、1.5%和1.2%(P>0.05),20~40cm和40~60cm土层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土壤孔隙度在0~20cm土层差异不显著,20~40cm和40-60cm土层均以NT处理最高,较CT提高3.7%和5.1%(P<0.05)。2.连年不同休闲期的定位轮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轮耕处理体现出较明显的贮水保墒优势,在平水年(2009),夏闲期不同耕作处理的冬小麦从返青期到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大小均为NT>ST>CT,而冬闲期不同耕作处理的谷子各生育时期均以NT/ST处理水分含量最高,其次为ST处理;在丰水年(2010),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以NT/ST(?)口ST处理水分含量最高,其次是ST/NT和NT处理;糜子不同生育时期则以ST/NT/NT和NT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耕作处理。3.3年的冬闲期轮耕试验结果表明,0~40cm土层,NT/ST/ST处理有机质较CT提高了14.5%(P<0.05);NT处理提高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轮耕各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ST处理碱解氮含量在0~20cm降低而20~40cm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ST/NT/ST处理最高,ST、NT、NT/ST/ST和ST/NT/NT处理较CT处理均降低(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在0~20cm土层以ST/NT/NT处理最高,较CT处理提高13.1%(P<0.05),CT处理在20~40cm土层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耕作处理。2年夏闲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0~20cm土层,NT和NT/ST处理的有机质含量较CT分别提高10.9%(P<0.05)和4.1%(P>0.05),NT/ST、NT和ST/NT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显著高于ST和CT处理(P<0.05):ST/NT和NT/ST处理速磷含量分别较CT处理提高31.7%(P<0.05)和7.4%(P>0.05),NT和ST处理均显著低于CT处理(P<0.05);轮耕和NT处理均较CT处理显著提高了速钾含量(P<0.05)。在20~40cm土层,各处理间碱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速磷含量以ST/NT处理显著高于CT处理,较CT处理提高16.2%(P<0.05);ST/NT和ST2个处理速钾含量显著低于CT处理。4.三年的冬闲期轮耕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年免耕处理可促进0~30cm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其团聚体直径,并促进0~40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连年翻耕和连年深松土壤团聚体的数量(重量百分含量)较低,直径较小,破坏率较高,以连年深松最为明显。NT处理10~30cm土层大于0.2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高于其它轮耕处理和翻耕处理;0-4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均以NT处理最高,ST处理最低。连续两年以上免耕处理(NT和ST/NT/NT)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连年深松和翻耕处理对土壤的强烈扰动,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的破坏率,降低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5.与传统翻耕相比,连年深松、免耕/深松、深松/免耕和连年免耕处理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较CT平均显著提高32.2%、27.6%、13.5%和11.1%;旗叶日均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63、1.19、0.96μmol·m-2·s-1和0.60μmol·m-2`s-1(P<0.05);旗叶日均蒸腾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22、0.86、0.70mmol·s-1口0.27mmol·m-2.s-1(P<0.05),连年深松和免耕/深松处理叶片瞬时水分用效率较CT显著提高;两个生育期4种耕作模式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 Ⅱ潜在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值比传统翻耕明显提高,光抑制程度减小。6.连年定位试验研究表明,轮耕措施能够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NT/ST/ST、NT、ST、ST/NT/NT和ST/NT/ST处理2010年糜子籽粒产量较CT分别增加29.4%、25.9%、23.9%、20.3%(P<0.05)和3.5%(P>0.05);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为NT/ST/ST>NT>ST>ST/NT/NT>ST/NT/ST>CT。夏闲期轮耕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低均依次为NT/ST>ST>ST/NT>NT>CT,各处理分别较CT处理增产42%、35%、30%和24%(P<0.05);水分利用效率较CT处理提高51%、38%、20%和15%(P<0.05)。
其他文献
本文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旅游地为例,阐述了休闲度假型旅游地的发展目标、现状问题、项目实施、应对措施等四个方面内容,以期为休闲度假型旅游地的发展提供经验案例和政策参
回族饮茶历史源远流长,饮茶在各地回族带有普遍性,本文对此现象,用回族茶文化概念,探索回族茶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首先采用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丛”研究分析方法,在民族志
角蛋白是一种不溶性的硬性角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毛发、羽毛等结构中。因角蛋白分子中大量存在的二硫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等分子作用,使角蛋白结构稳定,难以被胰蛋白酶、胃蛋
雷达是一种以电磁波为载体的微波遥感设备。电磁散射特征提取的工作是解译雷达图像的基础。从电磁散射机理出发,通过雷达参数建模方法,可以将散射中心特征提取的问题转化为电
研究了电中性和电活性元素双掺对高压液封直拉(LEC)法生长InP晶体位错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a、Al、B等电中性元素均可降低材料的位错密度,它与电活性元素Sn、S、Zn协同
分析了黄河银川段贺兰滩群滩槽、浅滩变化与碍航特性。针对研究河段存在的河宽水散、槽窄水浅、弯曲半径小、主流频繁摆动等问题,确定了"因势利导,枯水整治,固滩稳槽,堵支强干
广州地铁线路及换乘车站越来越多,针对广州地铁情况,分析地铁线网无线系统互联互通需求,比较不同线路以及不同无线设备厂商的互联互通优缺点,总结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互通的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CT-GPLB)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年CT-GPLB诊断肺部疾病的89例患者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例肺部疾病患者中,
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厚度30~35μm 的 Mo-Th-B 合金箔和厚度50~55μm 的薄带。快速凝固细化了晶粒,扩大了钍和硼在钼中的固溶度,显示了强的时效硬化效应,使合金具有高硬度和
为提升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开放、灵活、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