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我国农民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这种新的经营方式一出现,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已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突破口,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它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了它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社会分工与协作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历程的几个阶段,包括1978年以前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阶段,1978年至1984年的奠基阶段,1985年至1992年的探索阶段,1993年至今的发展和壮大阶段;同时,本部分还介绍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就及呈现的特点。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二是融资渠道匮乏,三是市场化程度低,四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第四部分介绍了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不同的经验做了阐述,并分析了国外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第五部分则是针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包括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