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门诊就诊哮喘患儿调查,大致了解泰安地区哮喘儿童变应原致敏比率及常见致敏源。并对尘螨变应性哮喘患儿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两种方法干预,对比治疗效果,从而更好的为哮喘患儿服务。 方法: 1、收集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八十八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哮喘并同意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测定的患儿1684例,观察哮喘患儿变应原及尘螨阳性率,并观察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从而大体了解泰安地区变应性哮喘患儿的病情特点。 2、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哮喘患儿90例,SCIT+吸入舒利迭组30例,SLIT+吸入舒利迭组30例,常规吸入舒利迭组作为对照组30例。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儿在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评分)、药物使用评分、肺功能(FEV1%、PEF)、气道炎症(呼出气eNO(FeNO))、血清免疫学指标(sIgE、总IgE、IL-4、INF-γ)等方面作比较,综合评定SCIT及SLIT临床疗效。 结果: 1、哮喘患儿变应原阳性比率达42.3%,其中尘螨阳性率达68.9%,为泰安地区常见主要致敏源,男女之间无差别。婴幼儿组变应原阳性率及尘螨阳性率均最低,较其它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学龄期儿童较学龄前儿童略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2、SCIT组治疗后在ACT、药物评分、肺功能、FeNO、sIgE、总IgE、IL-4、INF-γ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SLIT组治疗后在ACT、药物评分、肺功能、FeNO、sIgE、总IgE、IL-4、INF-γ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 4、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SLIT组、SCIT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SCIT组与SLIT组在ACT、药物评分、肺功能、FeNO、sIgE、总IgE、IL-4、INF-γ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 7、SCIT组无论是局部不良反应还是全身不良反应均较SLIT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8、SLIT组依从性较SCIT组好,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9、总IgE降低提示SCIT与SLIT均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 结论: 1、通过对门诊病例调查发现,变应性哮喘在哮喘患儿发病中的比率达42.3%,其中尘螨阳性率达68.9%,从而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2、通过纵向研究调查发现,SCIT和SLIT在哮喘的治疗中,无论是从临床各项数据观察,还是免疫学指标,都据有显著疗效。 3、通过横向比较研究发现,SCIT与SLIT在临床效果及免疫学方面疗效相似。 4、SCIT较SLIT不良反应发生更频繁,提示SLIT较SCIT更具有安全性。 5、研究还提示SLIT较SCIT具有更高的依从性。 6、SCIT与SLIT均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