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组构对饱和粘土静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体的位移和变形主要是由土体内部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内部结构的不同会对土体工程特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土体成分、应力历史、当前状态和所处环境会对土体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在河水入海口、软弱地基处理和工程固废料处理等都会遇到不同结构形式的土体。土体结构包括土的组构和联结。过去对于粘土结构性的研究中较少考虑组构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制备不同组构试样,研究了初始组构对粘土静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对目前制备重塑土样的方法进行总结,研制了一套真空抽吸装置,实现了快速制备一批均匀性好、重复性高的粘土试样。采用改变孔隙中溶液的方法,实现了絮凝结构和分散结构土样的制备。对于制备的试样经过真空冷冻干燥过后,进行微观扫描试验,验证了两种土样的微观结构。对两种组构土样开展了固结渗透、压缩和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压力时,絮凝结构的渗透系数明显比分散结构大,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两者差别逐渐减小。不同组构的压缩系数差别较大,但回弹系数差别不大,这可能由于较大压力改变了颗粒的排列。在三轴剪切中,分散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大的刚度。分散结构呈现应力应变软化型,而絮凝结构为应变稳定型或轻微硬化。两种组构土样的有效应力路径和临界状态线明显不一样,絮凝结构土样表现出较大的剪缩性。对两种组构土样进行单向循环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组构土样具有不同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应力水平小于临界循环应力比时,絮凝结构土样的孔压和轴向应变较大;大于临界循环应力比时,分散结构为突然破坏,絮凝结构为逐渐破坏,强度较高。循环应力比为0.35时,絮凝结构的硬化程度比分散结构大。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加,土体开始出现软化,归一化滞回圈往右倾斜,软化指数小于1,分散结构的软化程度比絮凝结构大。循环荷载作用下后,土体产生正孔压,出现不同程度的超固结现象,似超固结比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加。在较小循环应力下,对两种组构土样的循环后不排水强度影响不大;在较大循环应力下,絮凝结构土样的强度有所增加,此时其孔压较小,甚至负孔压,出现重度超固结。
其他文献
三电平SVG具有精确的无功补偿功能、快速的响应速度等优点,在电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三电平SVG的T型拓扑结构和中点电位平衡问题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改进设计方
公路作为公共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人民出行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建设的日益加快,公路养护承载压力日益增大,出现了因车辆增多
文丘里施肥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外部动力等优点,在微灌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施肥浓度固定,难以实现肥液浓度自动调节,制约了装置的应用范围,尤
随着保护环境的呼声愈高及常规能源的枯竭,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中,作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的风能,在全球各地得以大力的开发。然而,由于风的强波动性和
以输电和配电通信网主要部分的电力通信光网络是现代电力系统组成的关键部分,电力通信光网络所传输的数据及业务与电力系统生产、运维、调度和监管有直接联系,因此,保证电力
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如过度放牧、耕种、砍伐森林和人工造林大大改变了土壤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从而减缓或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而土壤是陆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和最活跃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增长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教育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方向,线上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个性化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线下教育过程
随着智能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大量的电气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计算设备通过物理网络、信息网络两个实体网络相连接,传统的以物理设备为核心的电力系统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还面临着各种安全事故带来的威胁。每次灾害发生后,国家的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同时也破坏了老百姓的日常生存和生活。家庭是当今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其不单单支撑着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也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快乐。灾害发生后,家庭成员之间及时的自救和互救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灾害带来的可怕后果。因此,在家中配备一个应急包来防患未然,绝不是多余的选择。但是目前市场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但是由于部分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到腐蚀、地震以及施工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承载力不足,需要进行加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