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犊牛腹泻是1月龄以内的犊牛发生的一种以消化不良、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以4~10日龄为多发。病犊以体温升高、腹泻、脱水、自体中毒及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犊牛的腹泻有多种因素,在细菌性腹泻病中,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引起的腹泻占据首位,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存在多种血清型,抗原复杂,肠毒素的毒力强弱不定,不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调查当地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资料,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和优势血清型,再根据其研制有效的灭活疫苗,对该病的防治具有现实的生产意义。本试验在2005年9月~2007年9月期间,对陕西省5个市区的12个发病养牛场和部分发病养殖户的犊牛腹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其主要病原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发病养牛场普遍存在该病,每年都有较高的发病率(19.47%)和病死率(47.51%);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12月至次年的4月份发病率最高(18.87%和21.26%);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犊牛,其中10日龄以内犊牛发病率(30.27%)和病死率(54.73%)最高。分离菌株肠毒素检测结果表明,有23株能产生耐热肠毒素,21株能产生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有O2、O8、O9、O20、O55、O64、O75、O78、O86、O101、O138和O141 12种血清型,其中O2、O86、O101为优势血清型,优势血清型的大肠杆菌都有较强的毒力。在不同的发病地区流行的血清型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同一地区不同牛场或养殖户之间,甚至同一个牛场内也存在多个血清型,这就为进行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了病原学资料。对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氟哌酸、庆大霉素、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及卡那霉素为高度敏感,氨苄西林、复合磺胺和红霉素分离菌株低敏,这与当地长期或大量使用该类药物,使致病菌已产生耐药性有关;单味中药金银花、野菊花等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为高敏,以此为主药自行组方研制出“肠菌清散剂”对分离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用“肠菌清散剂”对典型腹泻病牛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总有效率为88.9%。利用3株优势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研制成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和氢氧化铝胶疫苗,经疫苗的无菌检验、安全性检验及抗体效价、保护力检测等试验,证明所研制的灭活苗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