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脾胃病学源远流长,起源于《黄帝内经》,金元时期李东垣师徒创立了脾胃学说,后世医家又发展丰富了中医脾胃学说,戴永生教授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省首届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悬壶近五十载,学验俱丰,既继承经旨,又善于临床发挥,辨证用药遣方,独具匠心,尤其对中医脾胃病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为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而开展戴永生教授对泄泻证治规律学术思想的研究。方法:通过临床传承研究,包括传统的临床四诊、收集分析泄泻临证案例、阅读整理反映戴永生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论文及著作等方式和方法,总结戴永生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V2.5)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等,对戴永生教授的泄泻诊疗临证医案中的处方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戴永生教授的辨证特色及遣方用药规律。通过观察四君子汤合平胃散合方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湿盛证的临床效果,从临床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挖掘戴永生教授治疗泄泻的学术思想。结果: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整理了戴永生教授泄泻诊疗处方180例次,通过数据挖掘,提炼分析,发现戴永生教授治疗泄泻的主要证候有21种,主要用药是补气类、化湿类药物;基于关联分析出常用“药对”及组合,使用频次55次以上的“药对”及组合20组,如茯苓、甘草频率为122次,茯苓、白术频率为99次,白术、甘草96次,南沙参、茯苓94次等,常用药味为白术、南沙参、茯苓、甘草等.药物四气分布中以温性为主,五味分布中,以甘味最多,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演化出3-5味药的核心组合,共计10个,基于层次聚类的治疗泄泻的新方5个,由4-5味药组成。通过整理分析临床医案180例,得出戴永生教授治疗泄泻的几个特点:1、辨证方法上的独特性,2、临床分型的独特性3、中医五行理论与泄泻辨治的相关性4、泄泻用药上的经方组合。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戴永生教授运用四君子汤合平胃散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湿盛证,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西医对照组为73.3%,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4周后,对病人进行随访。其中治疗组,有效随访24人,3人复发,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有效随访18人,8人复发,复发率为44.4%,两组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通过整理,总结戴永生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是辨证灵活,方法多样;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善用经方,方方组合;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与感受外邪、饮食失宜、情志所伤、劳逸太过和它脏病变有关,脾胃病病机以脾常虚、肝常郁、胃常滞为主,辨证中戴老常常采取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微观辨证与临床症状辨证相合,多种辨证方法结合,交叉运用。治则治法上,主张肝、脾、胃脏腑合治,疏肝、健脾、和胃诸法并施,用药选方用量上,戴老以脾胃病“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为据,补脾胃者多以甘味药为主,酸味药次之;泻脾胃者多以苦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而补泻之中药性又有寒温之分,故应随证选用。戴永生教授认为泄泻发生其本在脾虚,其标是脾虚生内湿,但与大、小肠、肝胆、肺肾等脏腑有关,主要用药是健脾益气、化湿类药物;常用药味为南沙参、茯苓、白术、甘草等,戴永生教授首推泄泻辨证方法的优化组合,采用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五行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交叉运用,体现临证的灵活性,满足临床辨证辨治的需要,是中医同病异治理论指导临床的具体体现。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新药开发研究,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是继承与创新工作的要求。临床研究表明戴永生教授采用经方与经方组合治疗泄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