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语言,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已不仅仅是盎格鲁一撒克逊后裔的创造。它像经济发展一样具有全球化的趋势,又有地方化的特征,只有把握住这两个方向才能真正了解现代英语。作为在中国的一种变体,中国英语也逐步得到关注。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在遵循英语语言规律的同时创造性地植入了不少能表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语言文字,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为英语这一世界性的语言新添加了一些中国元素,从而成为世界英语中的新兴话语。
全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作者分别对世界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独特之处。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作者引进了施旭的文化话语的理论,并对话语、文化和文化话语做出解释。在施旭的理论指导下,作者提出中国英语是一种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文化话语。第四部分是本文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作者在文化话语这一理论指导下,把中国英语看做一种文化话语,以中国双语作家的英语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解读这种文化话语。作者以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谭恩美的《喜福会》的英文版本为代表,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结果作者发现,这些双语作家在使用英语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身份不会被交际语文化所同化。他们的英语文学作品可以说是绝妙的中国英语,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文化话语。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结论部分,作者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引起人们对处于陌生、边缘和从属地位的非西方话语的关注,帮助非西方他者建构自己的身份。同时,作者也希望本研究能提高西方对非西方话语存在的认同度,对多样化的人类话语的认同度。作者希望东方话语和西方话语能在世界英语话语中和谐相处。本研究以期能为世界英语和中国英语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