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艾拉莫德降低尿毒症患者及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拟回顾性收集PRA阳性的尿毒症患者及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药物治疗时的年龄、移植史、透析方式、透析时间、妊娠史、流产史、输血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以及移植到药物治疗之间的时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病史、人白细胞抗原(Huma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艾拉莫德降低尿毒症患者及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拟回顾性收集PRA阳性的尿毒症患者及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药物治疗时的年龄、移植史、透析方式、透析时间、妊娠史、流产史、输血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以及移植到药物治疗之间的时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病史、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错配数以及免疫抑制方案;在肾移植受者人群中,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方法消除艾拉莫德组与非艾拉莫德组的人口学统计差异,并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观察在给予或未给予艾拉莫德治疗前后的PRA变化,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使用艾拉莫德的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例尿毒症患者,其中17例具有3个月的抗体随访资料,患者在规律服用艾拉莫德3个月后总PRA抗体、I类PRA抗体及II类PRA抗体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11例患者具有6个月的抗体随访资料,规律服药6个月后总PRA抗体及I类PRA抗体明显降低(P<0.05),而II类PRA抗体无明显变化(P>0.05)。此外,本研究还纳入了80例HLA高错配的肾移植受者,经1:1匹配分析,54例受者最终纳入分析。艾拉莫德组和非艾拉莫德组分别检测到373个和143个PRA位点,艾拉莫德组PRA位点降低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艾拉莫德组(P<0.05)。艾拉莫德治疗9个月后,总PRA抗体、I类PRA抗体、II类PRA抗体、A类抗体、B类抗体、Cw类抗体、DQ类抗体和DR类抗体均显著降低(P<0.05),DP类抗体无显著变化(P>0.05)。艾拉莫德组的总PRA抗体、I类PRA抗体、II类PRA抗体、A类抗体、DR类抗体的PRA降低程度均大于非艾拉莫德组(P<0.05),但B类抗体、Cw类抗体、DP类抗体和DQ类抗体降低程度较非艾拉莫德组相仿(P>0.05)。同时,两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服用艾拉莫德后3个月PRA水平较前相仿,而服药6个月后总PRA抗体、I类PRA抗体明显降低;在肾移植术后,HLA高错配肾移植受者服用艾拉莫德后总PRA抗体、I类PRA抗体及II类PRA抗体水平,尤其是A类和DR类抗体下降尤为显著。此外,服用艾拉莫德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药物研发技术进步,抗菌药物不断地被研发运用,帮助人类战胜了很多疾病。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产生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对人类疾病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侵入性操作和有创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患者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已经成
研究目的: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罹患冠心病,其致死率高,严重的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现在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的两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最为常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两者只能获取冠状动脉解剖学结构的病变情况,而非功能学信息,这是二者的欠缺之处。计算机断层扫描负荷心肌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myocardial perfusion,CTP)成像和双源冠
目的分析基于CCTA所得的血流储备分数与冠脉斑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53名行CCTA的患者(共计195支血管)数据资料。测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值,定义CT-FFR≤0.80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测量斑块特征:斑块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MLD)、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斑块内各成分体积、斑块负荷及高危斑块特征。结果与CT-FFR>0.8
目的:在现代饮食结构下,脂肪肝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疾病之一,死亡率逐年增高,探索低脂饮食是否可以解决脂肪肝以及低脂饮食控制脂肪肝的具体机制成为本课题关心的重点。肝脏脂质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分子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TP citrate lyase,Acly)是一种胞质同源四聚体酶,可以在三磷酸腺苷(ATP)的作用下,催化柠檬酸和辅酶A转化为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酯。目前,在代谢紊乱等病理状态下,A
孔尺寸和几何形状是决定多孔材料性能重要的结构参数,对其进行主动和精确调控是多孔材料研究与应用的核心内容。目前对于孔尺寸参数的优化以及几何形状的调控主要集中膜制备环节,调控范围较为有限,“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孔形貌进行连续性、定量化调控”新策略便成为该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宏观形变调控微观孔结构”的新策略。通过Breath Figure和圆形柱状阵列的模板法,基于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分泌蛋白Pec1对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旨在阐明铜绿假单胞菌在抵抗宿主免疫防御体系过程中的分子基础,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NCBI提供的PAO1序列库设计pec1引物,扩增PCR产物,构建重组p MD19-T-pec1质粒和重组p ET-30a-pec1质粒,原核表达、纯化并提取重组Pec1蛋白,SDS-PAGE和Western
随着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茶多酚(Tea polyphenols,以下简称TP)又以其具有保健、抗癌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因此生产过程产生大量茶多酚提取制药废水。该类废水具有有机污染浓度高、难生物降解、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色度高等特点,成为我国难处理废水之一。随着制药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给这类废水的达标排放带来更大难题。本论文基于浙江省公益基金项目为依托,针对浙江省南马镇某制
近年来,天然活性物质备受人们青睐,开发新型多功能天然活性物质成为研究热点。竹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竹叶黄酮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理功效的新型天然活性物质,开发应用价值很高。贵州省赤水市竹资源丰富,但至今对该地竹叶深加工工业化研究方面仍然没有相关报道,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本论文为提供可靠的数据用于竹叶黄酮工业化生产,在小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中试提取研究,分别改变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酒精浓度,比较在
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核心,同时也是提高钒催化剂性能的研究目标和生产目标,SO2的转化率对硫酸产量的提高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都具有重大意义。钒催化剂的组成除活性物质钒氧化物之外,还有以碱金属硫酸盐形式存在的助剂,它们被负载在非活性多孔的硅质载体硅藻土上。因此硅藻土的品质、活性组分与硅藻土的结合方式、活性组分的存在形式是影响钒催化剂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甄选质优且应用前景高的硅藻
目的:前列腺癌在男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而居于第二位,前列腺癌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我国普查手段尚未全面推广,大多数患者往往就诊不及时,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传统肿瘤标志物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相对不足,本研究旨在寻找循环血清微小RNA表达谱,作为前列腺癌的非侵入性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我们设计了一个包含四个步骤的实验模型,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86位PC患者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