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 F4ac感染是导致仔猪细菌性腹泻最重要的一类病原菌。决定仔猪对ETEC F4ac抗性与否的关键是小肠上皮细胞受体蛋白的有无,若有,仔猪表现为易感,若无则表现为抗性。本研究针对ETEC F4ac受体基因的筛选、ETEC F4ac感染仔猪上皮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展开了研究,深入探讨ETEC F4ac型仔猪腹泻致因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试验一,选取4对ETEC F4ac抗性和易感的全同胞仔猪为试验对象,采用iTRAQ蛋白质组定量技术鉴定其小肠蛋白表达差异。共发现24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黏附组相对于非黏附组表达上调的有117个,表达下调的有128个。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富集到唯一的整合素信号通路(Integrin signalling pathway:P00034),说明该通路对ETEC F4ac感染仔猪小肠黏膜进而引起仔猪腹泻具有重要作用。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分子功能、基因的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角度对候选基因进行分析,发现TTGB5最有可能为ETEC F4acR的候选基因。试验二,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是唯一一株取自猪空肠上皮细胞且未转化未癌化的小肠上皮细胞系,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肠道细菌与上皮细胞的互作研究中。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ETEC F4ac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黏附,结果表明,当大肠杆菌菌液浓度在1×105-1×109CFU/ml范围之间时,菌液浓度与Ct值之间线性方程为y=-0.3056x+13.418。通过以不同攻菌浓度和攻菌时间对IPEC-J2进行攻菌,确定了ETEC F4ac进行体外攻菌的最佳攻菌浓度为MOI为200:1,最佳攻菌时间为4h。该方法与平板菌落计数法相比较更省时省力,且定量准确,重复性好。试验三,选取ITGB5、MUC4和MUC13作为ETEC F4acR候选基因,同时选择无关基因SLC12A8作为阴性对照,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对每个基因分别进行缺失突变。对基因敲除成功的细胞进行体外攻菌试验,结果表明TGB5基因的缺失显著降低黏附到IPEC-J2细胞上的ETEC数目。为更加全面的了解JTGB5基因对ETEC F4ac黏附到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构建ITGB5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来反向验证基因的功能。黏附试验结果表明ITGB5基因的过表达会导致细菌黏附数的增加。本研究为深入挖掘ETEC F4acR基因及其所在信号通路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