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二十世纪俄苏文学的经典作家。他经历了俄罗斯社会大变革,作品也多围绕着自身的经历展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其作品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艺术上交织着魔幻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具有十分高超的文学价值,其中《大师与玛格丽特》更是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因此,评论者也称布尔加科夫为跨时代的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中短篇小说较全面地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布尔加科夫深受俄罗斯宗教精神的熏陶,但他并不是一名虔诚的宗教徒。这决定了他对圣经与宗教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在艺术创作上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在作品的艺术特征上,布尔加科夫的中短篇小说共同营造了一个上帝缺位的世界。作家善于在这个失去神性的魔怪世界中对创世命题、兄弟相争命题、受难命题、弥赛亚命题等圣经中重要的神学命题进行现代性的阐释。在作品的思想风格上,作家并没有局限于宗教神学,而是在对上述神学命题的解构与重塑中将目光投向了社会。作家对所处时代的激进主义风潮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对暴力革命破坏道德秩序的行为毫不留情地批判。在作家看来,人民群众中潜含着俄罗斯民族复兴的弥赛亚,但是这股原始的自然力中又有俄罗斯民族的劣根性。只有道德和善才能最终拯救俄罗斯民族,而道德与善则要依靠知识分子才能发挥作用。本文以基督教中的创世、兄弟相争、受难、弥赛亚等神学命题为依据,选择布尔加科夫中短篇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以弗莱的圣经批评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俄罗斯宗教哲学和反乌托邦理论,深入剖析布尔加科夫对圣经的讽刺性模拟,挖掘作家潜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探寻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