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并不是和传统的彻底决裂,传统因子以各种方式、形态渗透融合进了现代生活之中,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现代化的进程。当下,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种种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而是要将眼光回溯到过去,回溯到历史当中,历史会给出答案,这也是近几年土地改革研究兴起的原因,土地改革运动不仅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它所形成的历史惯性至今仍然在起着作用。 土地改革运动是一个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一个重要的宗旨便是客观公正,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便很重要。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所进行的“土改”口述史实地调查,将调查范围缩小到一个村庄,将调查对象定位为土地改革运动的亲历者,以河南省登封市Q村及其附近村庄共十三位“土改”亲历者的口述历史为主要的资料来源,其中,以Q村为核心村庄,在Q村共寻访十位老人。除此之外,还有档案、方志等资料的发掘,试图通过研究一个村庄的经历来考察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本文认为,土地改革运动的确是轰轰烈烈的,但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其中,首要的问题便是农民的参与问题,没有农民的参与,土地改革运动必然失败,这便涉及到了中共对农民的动员策略。本文试图说明“土改”之初,Q村的农民为何普遍反应冷淡,为何斗争欲望普遍不强,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土改工作队”是如何将农民的斗争欲望一点点激发起来进而实现动员农民的目的的,另外,本文还试图说明,通过激发农民斗争欲望来动员农民的策略并非没有问题,经此方式所建构的新权威面临着自身欲望膨胀所带来的权力的异化和农民欲望的膨胀所造成的权力的被裹挟。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本文认为,“土改”之初Q村农民斗争欲望普遍不强的原因在于,首先农民生存策略的多样性为农民提供了多种生存渠道从而减缓了社会矛盾;其次,农村社会传统权威在农民心中具有的合法性、正当性;再次,长期的动乱使得农民对局势有了自己的判断,农民对中国共产党还缺乏信任。而当时的“土改”工作队所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一是建构农民对新权威的认同使得农民的斗争欲望得以滋生;二是将农民的斗争欲望引导到对旧权威的仇恨上去;三是发动农民对旧权威展开斗争,使得农民的欲望得以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