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逐步成为主流趋势,衍生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商业生态体系,信息技术让金融无处不在。在沟通无极限的互联网世界里,人们希望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方式,重构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金融服务场景,实现普惠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随之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对中国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支付结算到投融资服务、再到货币、证券和基金等无一幸免。券商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中流砥柱之一,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始于1997年华融信托公司湛江营业部推出的多媒体公众信息网上交易系统。2012年以前,券商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仅仅局限于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线下业务的线上化,并没有发生质的突破。随着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了“余额宝”,并在短短一年左右时间将其发展为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互联网企业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带到了传统金融行业,一时之间互联网金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焦点。在衍生出一系列新业务模式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对传统金融行业格局带来巨大的冲击,更为深刻和彻底的金融互联网化由此展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券商行业产生的冲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互联网企业跨界拓展券商业务;另一方面则源于传统券商面利用新技术自我改革。基于中国券商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政策法规,本文将两个方面统称为“互联网”+“券商”,并将“互联网”+“券商”的改革定义为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技术改革竞赛。首先基于竞赛理论的模型分析,解释了中国互联网券商发展初期的一些竞争现象,如率先加入互联网技改竞赛的为什么是中小券商、互联网券商在初期开拓市场为什么推出的都是同质化的业务。接下来分析了随互联网经济兴起的“长尾理论”以及“赢家通吃”市场对竞赛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结合美国和日本互联网券商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揭示互联网券商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后深入分析中国“互联网”+“券商”技改竞赛的发展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预测中国互联网券商的未来发展路径,力图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建议。基于竞赛基本模型以及互联网经济理论的分析,得出了五个结论:(1)由于“赢家通吃”的激励,大量传统券商以及互联网企业参与到这场技改竞赛中来,使互联网技术在券商行业的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这让互联网技术吸引到更多的研发资源,继而进一步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券商行业的运用,加速了中国互联网券商行业的发展。(2)基于竞赛理论的研究,随着参与互联网技改竞赛的企业数量的增加,行业将会逐渐接近饱和状态。然而“赢家通吃”的市场中,企业对自身能力过度自信和竞赛结果的过度乐观将会吸引过多的竞争者进入,造成社会总福利的损失。如果效率最差的那一部分竞赛参与者退出竞争行列,转而将资源投入其它尚未饱和的行业,市场上最有效率的企业表现并不会逊色很多,同时又能换来其它行业的额外产出。(3)中小型券商对全面转型“互联网券商”的意愿比大型券商强。因为中小型券商营业网点少、机制更灵活、决策更迅捷、行动快速,更有可能把握战略机遇;互联网公司与中小型券商进行股权上的合作更加有可能,而大型券商决策流程复杂,涉及股权则难度更大。(4)对于转型纯互联网券商的中小型券商来说,其通过互联网的获客成本以及对于未来市场价值的判断基本一致,导致其转型方式以及投入方式也基本趋于同质化,即在初期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通过佣金价格战争夺“散户”市场份额。然而,由于所有竞赛参与者都付出相同的努力,在市场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与采取佣金价格战之前的格局并不会产生什么改变。(5)当通过技改投入不能提高竞赛参与者获胜的可能性时,部分互联网券商就有可能采取非技术性的竞争策略,为了不在竞赛中掉队从而一无所获,其他竞赛参与者只能选择跟随。当所有企业都将资源投入到非技术性的竞争中时,就会对社会资源产生极大地浪费。最后,本文提出了两项政策建议:第一是监管者应该在鼓励互联网券商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对自由竞争的限制,以最大化市场的力量;第二是通过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以及风险控制制度,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