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人口城镇化程度不高、大中小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低、城镇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由于城乡差异,进城居民在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农村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农民大量流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生活现状堪忧,农村发展受到制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着眼农民,促进农民市民化;强调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荣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立足“三农”问题,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对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统计了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自2001年起至2014年间评定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1051处乡村旅游目的地,这些乡村旅游地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联动性强,为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乡村旅游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典范。本文通过研究这些乡村旅游地发展现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按主导力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种推进模式,按发展形态可分为乡村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新农村和乡村旅游小城镇三种推进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空间结构理论,运用Arc GIS空间统计工具,对不同推进模式的空间分布类型、空间集聚区域、省域分布差异特征、空间相关性等进行定性测度,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省域经济水平、城镇化率和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政府主导的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模式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而由于市场对资源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作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运营管理的主体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企业主导型模式发展迅速。(2)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十分广泛,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同时,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下,依托自然资源和农村传统文化的乡村旅游新农村也渐渐发展起来。而乡村旅游小城镇由于地域范围广,资源丰富不足,在我国发展十分缓慢。(3)乡村旅游与省域经济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与城镇化率不存在线性相关性。(4)由于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我国乡村旅游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效果具有地域差异性,在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区域和京晋等地区成效显著,而在其他地区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力较弱。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分布广泛,各地在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同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了包括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城镇化质量、乡村旅游政策、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经济和乡村旅游文化六项指标的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结构模型,该模型对于研究乡村旅游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具有普遍适用性。本文以常熟蒋巷村为例,实证分析了乡村旅游政策、经济、文化、环境四大因子系统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探索旅游在解决农民增收、农村基层管理、农村空心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具体效果和路径。研究发现,在蒋巷村居民感知中,乡村旅游环境和经济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乡村旅游政策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正向影响显著,对新型城镇化水平无显著影响;乡村旅游文化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无显著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对新型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新型城镇化是注重质量的城镇化,以乡村旅游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地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美化农村村容村貌。乡村旅游政策是农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正常运营管理的重要保障。蒋巷村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制度,对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游客接待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提高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对蒋巷村新农村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蒋巷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但是村民对于旅游文化的作用感知并不明显。因此,在未来的建设中,政府应转变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要用人文理念引领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区域城乡文化设施共享机制,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强农村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推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要深入挖掘农村人文历史、社会风俗、传统建筑等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同时努力赋予乡村文化时代特征和内涵,提高乡村文化的社会价值;要建立和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