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不同酸蚀条件对釉质表面脱矿的影响,并筛选出可以获得早期釉质酸蚀样本的处理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Singlebond通用型树脂粘结剂与Icon渗透树脂对釉质早期酸蚀性磨损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和方法]收集刚刚拔除的前磨牙共计180颗,处理后包埋固定于慢速切割机上,切割颊侧表面一定厚度的釉质片。并按以下条件筛选:①在体视显微镜下(10倍)观察,排除有龋坏、隐裂、脱矿的样本,②进行显微硬度测量,选取留存110个硬度值最为接近的釉质片作为样本。流动水下按照由粗到细的顺序,使用碳化硅砂纸打磨样本釉质面,然后使用抛光膜进行抛光。超声荡洗去除样本表面污物,气枪吹干,留存备用。分别配制pH为1.6、2.4、3.2、4.0的盐酸溶液备用。选取80个样本,使用胶带封闭样本表面一半釉质面作为未处理面,另一半作为处理面。将样本随机分为以下8组并进行酸蚀处理:酸蚀时间t=30s,pH=1.6、2.4、3.2或4.0的4组(依次记为A1,A2,A3,A4组);酸蚀时间t=60s,pH=1.6、2.4、3.2或4.0的4组(依次记为B1,B2,B3,B4组)。处理完成后,去离子水冲洗30s,去除表面胶带。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量样本未处理面与处理面显微硬度;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测量处理前后样本未处理面与处理面之间形成的高度差(釉质丧失量)。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筛选出可以获得早期釉质酸蚀样本的处理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剩余的30个样本,使用胶带封闭样本的一半釉质面作为未处理面,另一半作为处理面。利用上述实验结果所获得的早期酸蚀处理条件来处理30个样本的处理面。处理完成后,立即使用去离子水冲洗30s,气枪吹干。将30个样本按照处理面应用材料与否以及材料的种类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面不作处理)、粘结剂组(处理面应用Singlebond粘结剂)以及渗透树脂组(处理面应用Icon渗透树脂)。并进行30天的酸蚀磨损(酸蚀+刷牙)循环处理,处理之外的时间将样本置于人工唾液中。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酸蚀磨损循环前后样本表面釉质或材料的高度差变化及三维表面粗糙度变化。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后,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不同酸蚀处理条件对釉质表面硬度的影响酸蚀处理前,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MPa)约为320。酸蚀处理后,A1至A4组处理面的硬度值分别下降了(43.0±5.95)、(26.3±5.35)、(12.1±6.46)和(0.6±3.04);B1至B4组处理面的硬度值分别下降了(60.5±6.49)、(36.3±7.47)、(18.5±6.06)和(9.3±4.50)。其中,A4组未处理面与处理面之间的硬度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酸蚀处理条件对釉质表面组织丧失量的影响酸蚀处理后,CLSM观察显示A1至A4组样本处理面的釉质丧失量(nm)分别为(801.9±48.0)、(325.3±36.1)、(15.5±3.4)和(-0.2±2.5);B1至B4组样本处理面的釉质丧失量分别为(1199.1±222.5)、(435.6±45.0)、(75.9±8.7)和(1.7±3.5)。其中,A4、B4组样本处理面未出现明显的釉质丧失(P>0.05)。3.不同组别酸蚀磨损循环前后表面粗糙度变化实验各组样本未处理面表面粗糙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约为0.67μm。渗透树脂组应用材料后,表面粗糙度增加为(3.490±0.040)μm;粘结剂组在材料应用后表面粗糙度未见明显增加,约为(0.665±0.108)μm。30天酸蚀磨损循环后,对照组处理面的表面粗糙度增加为(5.100±0.469)μm;渗透树脂组表面粗糙度增加为(3.947±0.109)μm;粘结剂组样本处理面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为(0.704±0.053)μm(P>0.05)。3组样本酸蚀磨损后处理面的表面粗糙度大小为对照组>渗透树脂组>粘结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材料对早期釉质酸蚀磨损的预防效果渗透树脂组与粘结剂组在材料应用后,渗透树脂组样本处理面的表面材料厚度约为14.02μm,粘结剂组样本处理面的表面材料厚度约为10.62μm。30天的酸蚀磨损循环后,对照组样本处理面的釉质酸蚀磨损量达到29.71μm,渗透树脂组样本处理面的材料酸蚀磨损量约为5.61μm,粘结剂组样本处理面的材料酸蚀磨损量约2.87μm;渗透树脂组和粘结剂组的下层釉质均未受到酸蚀磨损循环的进一步影响。渗透树脂组与粘结剂组的材料损耗比(材料损失厚度/材料总厚度)分别为41%和29%,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渗透树脂在材料应用过程中导致了约13μm的釉质丧失。[结论]1.酸蚀处理降低了釉质样本表面的显微硬度。在一定范围内,表面硬度的降低值随着pH值的降低或酸蚀时间的延长而变大。2.酸蚀处理可引起釉质表面牙体组织丧失。在一定范围内,釉质丧失量随着pH值的降低或酸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当pH=4.0,t=60s时,牙釉质样本处理面显微硬度虽有降低,但尚未见高度差形成;即样本发生表面软化,而无釉质丧失。4.对照组酸蚀磨损循环后,表面粗糙度增加。渗透树脂应用后以及酸蚀磨损循环后,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粘结剂应用后以及酸蚀磨损循环后,表面粗糙度均无明显变化。5.Singlebond树脂粘结剂相对于渗透树脂,对早期酸蚀性釉质磨损有着更好的短期防护效果。6.Singlebond树脂粘结剂在材料应用过程中对釉质损伤较小,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