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可以看成是人以及人的行为的有机结合,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是研究众多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起点。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经济理论能够为分析和预测人们的行为提供思路,但是人们实际的行为却有万般摸样,常常有偏于那些理论的预测。行为经济学是注重研究人们的“非理性”行为的经济学分支,实验是其研究的重要方法。最后通牒和信任博弈等具有社会偏好的简单博弈实验所得到的大量有规律的结果催生了众多不同理论,丰富着我们对信任、风险、利他等人们行为的认识和解释。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投资、风险等经济概念渗透在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中,而信任、利他等作为人类团结、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要素却显失落。投资和风险是否排挤了信任和利他呢?本文试图在传统信任博弈的修改实验中,区别人们对利他的投资背景和风险的投资背景的认知和反应,并检验人们在投资背景下面临风险和利他的不同情形时的决策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间是否存在延续效应(carry-over effect)。我们通过设定不同类型的反应者(responder)以及对发送者(sender)所投入资金的不同投资回报机制,在信任博弈中引入了利他情形和风险情形。安全的投资回报机制和有确定反应的反应者构成了一种利他的投资情形;有风险的投资回报机制和有不确定反应的反应者构成了其他三种风险复杂程度不同的投资情形。进一步,通过改变不同情形的演示顺序进而改变人们的决策顺序,我们试图检验人们对利他情形的考虑和对风险情形的考虑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后续效应。我们考虑了两大类实验样本中国学生和马来西亚学生,以及一组英国学生,以期对文化差异性有所考量。实验过程大体为:统一介绍投资博弈的背景规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到两个房间,分别同时指示两组根据投资情形完成决策,回收决策信息并计算支付投资报酬。据此我们进行了五组实验:中国学生顺序组、中国学生颠倒组、马来西亚学生顺序组、马来西亚学生颠倒组以及英国学生顺序组,各组参与人数分别为26,20,20,20,14。我们运用excel文件功能以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比较分析以及回归分析。首先得到了与众多信任博弈类实验相似的一个结果:较大比例的发送者并非“理性经济人”,他们做出了不同于博弈论预测的子博弈精炼均衡结果的决策行为——投资了大于零的数额。更加重要的是在我们更为具体的投资博弈背景下,没有发现特别的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但对于不同的投资情形人们做出的决策存在显著不同,并且在不同类样本实验数据中呈现了相似的特征。我们看到实验参与者总体显示了一定程度的利他的或慷慨的行为现象,并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风险情形决策对利他情形决策以及反方向的延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