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1953年苏南冲突后,面对苏联的政治压力、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南斯拉夫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将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逐步走上自治的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为了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对东欧国家实行松绑政策和缓和战略,力图恢复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而要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统一成为“铁板一块”而不是“一盘散沙”,和南斯拉夫重修旧好就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从1955年5月赫鲁晓夫亲抵南斯拉夫主动建议和解到1956年6月铁托访问苏联,从1955年苏南共同发表的《贝尔格莱德宣言》到1956年的《莫斯科宣言》,标志着长达7年之久的苏南冲突正式结束。但是苏南冰释前嫌后的友好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便迅速冷却。1956-1961年的第二次苏南论战引起的分歧和裂痕,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滥觞,双方关系又一次陷入低谷。导致苏南关系阴晴圆缺、变化无常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在结合史实基础上运用国际关系理论相关知识,采用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层次分析法,从国际、国家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并层层递进,力求追根溯源、窥探实质。应该说,第二次苏南论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是诱发波匈事件的火药桶,而波匈事件则是第二次苏南论战的导火线。同时,美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利用“楔子计划”支持铁托主义来削弱苏联对东欧的控制,无疑为第二次苏南论战的爆发推波助澜。但其根本原因是苏联的大国主义、入党作风和南斯拉夫摒弃斯大林模式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奉行不结盟外交战略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苏南两国围绕波匈事件的起因和性质等问题以及意识形态、苏东关系和东欧各国发展模式等方面展开唇枪舌战。论战态势层层深入、步步升级,并呈现前期激烈、后期趋缓,跌宕起伏、曲高和寡的特点。其论战的实质是苏联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南斯拉夫主张独立自主、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之间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在本质上与第一次苏南冲突一脉相承。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次苏南论战是第一次苏南冲突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