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土壤碳、氮交互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是驱动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然而目前对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缺乏深入的认识。本研究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为研究平台,沿纬度选择西双版纳、鹤山、鼎湖山、千烟洲、长白山等典型的自然和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同时选择南亚热带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林三个演替阶段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氮沉降模拟控制试验,综合运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手段分析气温、降水和氮沉降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NSTEC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7.6Pg和34.8Pg,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8.2%和36.1%。大气湿沉降氮量与降水量极显著正相关,年均沉降量为5~70kgha-1yr-1,大致沿纬度呈递减趋势。城市生态系统降水中NO3--N含量较高,而农田生态系统沉降氮以NH4+-N为主。北方针叶林氮素输入和输出均小于南方阔叶林,氮素累积量较高。   自然状态下,森林土壤为大气CO2的源(221.6~528.6mgCO2m-2h-1),呈现单峰单谷型季节变化规律,热带和亚热带的排放量高于温带,相同气候带下阔叶林高于针叶林。去除凋落物后,土壤CO2排放显著降低,亚热带的贡献率高于温带,阔叶林高于针叶林。森林土壤CO2排放与温度(地温、表面气温)的关系符合指数增长方程,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符合线性方程。温带森林土壤CO2排放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高于热带和亚热带,亚热带阔叶林高于针叶林。去除凋落物后,土壤CO2排放对地表温度的敏感性增加。具有明显干湿季的亚热带森林土壤CO2释放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温带森林。短期内氮沉降/施氮能够增加土壤CO2排放,但长期施氮却对土壤CO2排放产生抑制作用,取决于土壤氮素饱和状态。增氮明显提高土壤CO2排放对温度的敏感性,但是降低其对水分的敏感性。   NSTEC森林土壤是大气CH4的吸收汇(-10~-60μgCH4m-2h-1)。顶极群落的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吸收CH4的数量显著高于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森林土壤CH4吸收与5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顶极群落土壤CH4吸收对水分的敏感性表现为热带>亚热带>寒温带。温带森林土壤CH4吸收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弱,主要与影响CH4氧化菌活性的因素有关。高氮处理明显抑制土壤CH4吸收,主要归因于土壤中NH4+对CH4氧化菌的排斥作用。   森林土壤为大气N2O的释放源(5~53#gN2Om-2h-1)。人工针叶林土壤N2O排放低于自然阔叶林,亚热带森林低于温度森林。去除凋落物后,土壤N2O排放减少。土壤N2O释放与5cm土壤温度、地表温度及5cm土壤含水量均显著相关,亚热带森林顶极群落土壤N2O排放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温带森林。森林上壤N2O排放量取决于微气象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活性等要素的综合作用。施氮促进了森林土壤N2O的释放,且随着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强,而且硝态氮对森林土壤N2O排放速率的影响可能大于铵态氮。   根据植物和土壤的碳、氮含量和稳定性同位素丰度值,发现施氮短期内明显降低植物叶片C/N,导致富氮生态系统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明显富集,主要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素转化过程中氮同位素分馏有关。增氮抑制贫氮生态系统SOC的周转速率,有利于碳截留,但促进氮饱和生态系统SOC的周转,降低其固碳潜力。土壤N2O排放、NO3--N流失和NH3挥发过程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15N富集均有重要的贡献,且氮素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对15N富集的贡献高于生态系统内部的转化过程。   长白山北坡垂直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海拔的增加波动上升,其储量先增加后减小,表明长白山垂直带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累积是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以及土壤质地、pH值等土壤属性协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样带方法结合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能够很好地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交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与反馈机制。土壤碳、氮的吸收与排放过程决定于气候、土壤、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氮沉降通过改变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室气体对温度和水分的敏感性,进而加强了土壤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亚阈值微脉冲(STMP)黄激光单独和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04/2018-08符合入
世界范围对红树林的恢复问题日益重视,为进一步阐明人工红树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储量分配规律积累基础资料及为人工红树林湿地土壤肥力的评价提供
通过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研究了温度、光照和pH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和玫瑰拟衣藻(Chloromonasrosae)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5个分别代表极贫营养、贫营养、中营养
目的:讨论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CV)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2018-04我院眼科收治PCV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成两组,每组31例
21世纪以来,能源和环境这两点已经是人们想要持续发展所必须要处理的问题。现有资源的不足使得我们对新能源的开发逐渐变得火热,而总体来说,新能源中的太阳能是我们人类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能源,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采用镀减反射膜和凹凸不平的结构等途径来提高其效率。目前,对减反射膜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点即减反射膜种类、结构和其制备方法。关于减反射膜种类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和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本文以铁皮石斛4个居群和齿瓣石斛6个居群为材料,应用DAIP技术和ITS测序技术对其遗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阅读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广
作为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氏病(PD)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特征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及肌紧张。病理学特征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死亡和路易斯小体(Lewy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舰船行业中电力推进系统容量与日俱增。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具有传统电机一些无法比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电力系统中,而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永磁电机往往工作在变频器供电工况下,其永磁体涡流损耗及定转子铁心损耗会显著增加,从而引起电机内局部温升,尤其是永磁体温升增高,影响电机寿命和运行稳定性,因此,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内流体场和温度场的研究,掌握电机内各结构部件的温升敏感性,在
半干旱风沙区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严重的生态脆弱地区,建设和保护本区植被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为了深入了解半干旱风沙区的植被的组成和演替动态,为当地的植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