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通事的译者形象及其成因探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梳理了晚清时期通事的译者形象并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基础探究了晚清译者形象形成的社会历史缘由。  论文首先交代了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以及论文框架,然后从译者的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两个层面回顾了相关文献。晚清通事群体的构成、来源、外语能力和行为对于其形象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论文还从这四个方面勾勒通事的群体面貌。晚清时期社会各个阶层对于通事的译者形象定位可以归结为“汉奸”。本文以通事鲍鹏为案例,揭示其“汉奸”形象的形成不仅是个人行为的反映,更是清政府对于译者的不信任、焦虑甚至仇视情绪的映射。与“贡献者”的英国译者形象相比较,晚清通事往往受到人们的质疑。在时人眼中,他们道德低下、能力不足、不值得信任。最后,结合形象学,通事被“他者化”,与外国人一道为被划为敌方阵营。以鸦片战争为分水岭,本文分别分析了前后两个阶段“汉奸”形象形成的缘由。  研究发现:1.通事的“汉奸”形象不仅揭示了当时中国人眼中的译者形象,也折射出主体文化对他者文化的态度,以及中国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长期以来,中国人自视为“天朝上邦”,认为其他国家为“蛮邦”。然而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的自我形象跌落为“东方弱国”,而弱小“蛮邦”的他者形象却跃然成为“西方强国”,因而国人对外国人态度也从无知傲慢变为恐惧愤怒。通事日夕与外国人为伍,为他们服务,自然被归为外国人阵营,成为他者文化的代言人。“汉奸”形象也表达了中国文化对他者文化的态度从根深蒂固的优越感转为反感、恐惧、愤恨甚至自卑。  2.清政府对外国人和通事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译者形象。外国人来华贸易行为与长久以来的“轻商”政策相悖,清廷对其倍加防范,而通事为其服务,从而招致了统治者的轻视与怀疑。鸦片战争后,战场上的接连失败加上谈判桌上每每吃亏,清廷对其质疑加剧。此外“汉奸”罪名也表明通事成为腐败无能的清廷的“替罪羊”。  3.通事自身的行为是时人对其译者形象观察的基础。通事的“汉奸”形象也与其自身的负面行为密不可分。
其他文献
约翰·多恩(1572-1631),诗人、布道士,英国玄学诗派主要代表,其作品包括爱情诗、宗教诗、讽刺诗、警句、挽歌和布道文。他因诗成名,与同时代作家相比,他擅长奇喻。对此,约翰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二战后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出版便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细致描绘了主人公霍尔
本文根据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使用Antconc3.2.1w检索工具,运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分析中国学生英语反身代词的习得情况。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与英语本族语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作家,发表了大量诗歌、文学评论、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她的文学作品往往体现女权主义和加拿大民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学生译员在汉英口译中的人称代词错误的作用,其中的人称代词性别错误是指中国学生译员在汉英口译中的第三人称代词SHE误译现象。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1)中国学
Steven Jones(2002)以英文报纸The Independence(1988-1996)为语料,系统性地研究了其中的56对归约性反义词,并归纳了反义词的8种语篇功能,分别是:辅助、并举、比较、区分、过度、否
近年来,翻译界越来越重视对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并试图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翻译。本文从写作学的角度,借鉴周姬昌的写作理论以及海耶斯-弗劳尔的写作模型,探讨翻译过
关联理论由斯波铂(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于1986年在合著《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它认为人类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该理论有两条关联原则:认知关联原则认为人类的认
道家文化是当代艺术创作的无尽源泉。当我们从清末开始诟病自己文化的一百年间里,中国道家思想却在世界范围内风靡。道家范本《老子》一书在一些西方国家里几乎是家家必备。
本攻略由起凡官方记者团特色专栏“攻略无双”出品。英雄对于游戏来说它是固定角色,但对于各位玩家来说它却是多面角色,每位玩家都有各自的玩法,“攻略无双”在此取各位玩家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