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人之间进行口头交际,总要做出一定的应答。应答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应答不含弦外之音,受话人无须思考、推理,即可理解其意,这类应答符合格莱斯提出的四项会话准则。而间接应答情况相反,它刻意要使话语产生一定的隐含意义,受话人需要进行一番思考、推理方能理解其意。国内外对间接应答的研究虽然发展很快,但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以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却为数不多。因此,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对汉语日常会话环境中不同的间接应答方式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进行分析。 本研究通过认真回顾间接语言研究的历史背景及理论背景,指出无论是交际的代码模式、Grice’s的会话含义理论、Searle’s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还是Leech、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尽管都阐述了语境因素在间接方式的选择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都有其不足之处,在对间接应答的描述和解释方面都不能够令人满意,都不能够充分地解释在日常会话中,间接应答方式为什么不同,是怎么样变化的。而关联理论则能够弥补上述理论的不足。关联理论是法国学者Sperber和英国学者Wilson在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1986/1995),它是在补充和发展了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交际与认知的理论。该理论自提出至今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尤其是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关联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它涉及到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指的是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Sperber & Wilson1986/1995);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指的是听话人从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所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在明示——推理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认知事物。如果一个信息在特定的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该信息便与该语境取得关联。语境效果不是现存的事实,而是通过推理获得的。说话人的意图分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信息意图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进行推理体会到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间接应答方式的选用源于对听话人的语境知识的假设、对听话人信息加工能力的信任。因此作者采用关联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