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1915—2005)被誉为是“主宰了战后20世纪美国文学”的著名犹太裔美国作家,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六十多年,而且著作颇丰、获奖无数:普利策奖、三届美国国家图书奖、197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等诸多殊荣都被毫不吝惜地授予这位人文主义大师。《赫索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经出版立即在读者及评论届引起巨大反响,使他成功跻身主流作家行列并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本文从“身份”的角度切入,探索主人公赫索格经受系列打击后失去自我身份,而后通过自省反思、与现实世界的斗争妥协重获自我身份的过程。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追溯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情况,着力介绍了贝娄作为一个典型犹太裔美国作家的创作生涯及其对美国文坛的杰出贡献,并简要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赫索格》的研究和评论。第二章从两个方面追寻了赫索格失去自我身份的缘由。首先从赫索格生活的二十世纪大背景出发,分析了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对主人公命运发展轨迹的影响,阐释了赫索格这个执迷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想的理想主义学者,在这个新旧思想冲突交替、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的动荡时期,精神世界遭受巨大打击而陷入失落彷徨的境地以致迷失自我的社会原因。其次,由于赫索格对自己犹太后裔身份的刻意忽视是他迷失的自我身份的一部分,本章探索了犹太传统文化对赫索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讨论犹太传统文化的特性—同化与反同化来解释赫索格的孤立的边缘人境地。第三章分析了赫索格将自己封闭在思想精神世界探寻现实生活中的秩序、真相以实现自我救赎的精神苦旅。个人生活中接连发生的不幸使赫索格觉得现实世界异常残酷,于是他将自己孤立起来,本章首先列举了赫索格与世隔绝的种种做法,评价了这些避世举动的利与弊,得出结论:重获身份离不开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互动。归隐乡间的思想家赫索格开始在精神世界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本章接着分析了赫索格如何借助回顾自己存犹太贫民窟度过的快乐童年,如何借助苦思冥想、与各种流派的思想争辩来重新认识自己并找回生活的平衡点的努力。第四章讨论了赫索格通过达成自我与社会的妥协而重获身份、找回正常生活的过程。身份是人的社会属性,赫索格要重获自我身份必然要重返那个令他失望的不完美的现实世界,自我向社会妥协不可避免。本章首先分析了赫索格在思想观念上做出的妥协:他放弃了对事物“非白即黑”的评论标准,不再执迷于绝对真理,并能正视死亡、不再畏惧回避。其次,本章分析了赫索格在自我救赎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原谅他的敌人马德琳和格斯贝奇,因为赫索格惊奇地发现即使在格斯贝奇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身上也有人性的闪光点。至此,赫索格得以从仇恨愤怒中解放出来。本章最后讨论了赫索格如何通过走出自我封闭、与他人和社会交流互动,重返他生活的社会圈子从而重新获得自我身份、恢复正常。结语部分简要回顾了赫索格身份失去和重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