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以崇阳县联校网教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中国义务教育取得了翻天覆地成就。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教育还面临诸多难题,农村小规模学校仍然处于被漠视、被遗忘的角落。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小规模教师不能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农村学生生源持续流失,农村小规模学校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问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一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确立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保留的必要性、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还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农村小规模学校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此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实践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
  湖北省崇阳县“联校网教”项目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崇阳县地处山区,基础教育阶段校多、点多、面广,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联校网教”项目在崇阳县如火如茶的展开。在项目开展四年以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如何?信息技术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带来了什么影响?联校网教模式是否能够为广大农村小规模学校带来实质性的变革?经过数次实地跟踪调查研究,本文以崇阳县“联校网教”模式为例,对信息化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措施、成效和展望进行深入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选取适宜的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以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与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采取的方法以及对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整理归纳形成了文献综述,并对本研究中重要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是全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是以崇阳县农村小规模学校为例,调查研究了现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进行了问题的归纳。第三章阐述了崇阳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举措,从运行机制、权责关系、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教师培训、课堂模式六大方面剖析了“联校网教”是如何形成并顺利运转的。第四章基于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师生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总结了联校网教工作开展四年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分析了崇阳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情况,发现目前在经费投入、设施配置、软件资源、教师能力、师生互动五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第五章研究的基础上,第六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优化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实践的实施效果。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该部分对本文所做的研究和所得结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对未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实践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日益苛刻,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也受到高要求高质量的挑战。教育一直是国民大计,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意义深远,更凸显了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了全面培养卓越教师的方案,计划着重创建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新机制,此方案需各方协同培育卓越的教师队伍。为了培育优质的教师,并保质保量,Y大学积极推动教师的协同培养,联合当地教育行政
学位
本文以若干所高校的“青年千人计划”政策为例从而对其基本政策以及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首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千人”的基本政策做出了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青年千人计划”的政策分析、“青年千人计划”的政策执行情况分析以及“青年千人计划”政策中引进者与被引进者对该政策的评价。其中“青年千人计划”的政策执行情况分析着重点在于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层次高校“青年千人”人才引进工作所
学位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并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高职院校更好的发展,我国积极倡导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技术型人才,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教育部每年新增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学校需要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短短几年,“双导师”
学位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为了培养合格的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传统的孤立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所处学校这个场域中的教师专业合作问题。教师在学校中,基于专业发展的合作要求,需要建立专业合作的发展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知识共享,培养教师专业合作文化氛围。本研究选择中学教师专业合作为研
学位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对大学生发展和学校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的特殊群体,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专业定位对于辅导员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当今时代,思想文化交汇、信息革命变革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变化深入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融合进一步加大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但与此同时,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深入人心,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进一步催化了关于高校辅导员的对策研究,许多专家学者开
学位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落实,小学生在校时间明显缩短,而现阶段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双职工家庭为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地带存在“真空”监管难题,小学生课后的接送、看护与教育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类课后托管服务应运而生。由于市场托管机构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逐渐暴露出收费混乱、师资不稳定、托管质量差等问题,家长对安全优质的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怀有越来越强烈的诉求,家长普遍呼吁政府能够担起职责
学位
大学生资助工作是落实国家教育兴国战略、实现科技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此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资金数额大,受资助对象广泛,且其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广受社会关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的大学生资助工作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国内对此项工作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亟待从专业角度加强研究,使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以便
学位
在中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已成为现代大学内部“共同治理”的应有之义。虽然许多高校已出台不少举措,使学生在高校管理方面有一定程度参与,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呼吁尝试阶段。因观念更新不够,制度保障不力,方式渠道不畅,学生参与依然较少。目前学术界已有许多理论研究,探讨如何将学生这一参与主体融入高校共同治理中,但参与的进程较缓慢,成效不明显。在行为科学中,计划行为理论已被证
学位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发展为较高水平。并且,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往更高层次发展。当前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而伴随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义务教育数字鸿沟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通过物理手段填平数字鸿沟的同时,更应关注弥合学生在技能和使用方面的鸿沟,实现对新数字鸿沟的跨越,从而助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笔者通过回顾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
学位
在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生“减负”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减轻小学生过多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不仅仅关乎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减负”问题已延续数十年未有根本性改观,“减负难”似乎已成不争事实,那么,“减负”究竟难在哪里?其主要“症结”是什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减负”的出路又在何方?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