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中国义务教育取得了翻天覆地成就。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教育还面临诸多难题,农村小规模学校仍然处于被漠视、被遗忘的角落。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小规模教师不能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农村学生生源持续流失,农村小规模学校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问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一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确立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保留的必要性、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还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农村小规模学校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此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实践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
湖北省崇阳县“联校网教”项目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崇阳县地处山区,基础教育阶段校多、点多、面广,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联校网教”项目在崇阳县如火如茶的展开。在项目开展四年以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如何?信息技术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带来了什么影响?联校网教模式是否能够为广大农村小规模学校带来实质性的变革?经过数次实地跟踪调查研究,本文以崇阳县“联校网教”模式为例,对信息化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措施、成效和展望进行深入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选取适宜的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以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与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采取的方法以及对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整理归纳形成了文献综述,并对本研究中重要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是全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是以崇阳县农村小规模学校为例,调查研究了现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进行了问题的归纳。第三章阐述了崇阳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举措,从运行机制、权责关系、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教师培训、课堂模式六大方面剖析了“联校网教”是如何形成并顺利运转的。第四章基于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师生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总结了联校网教工作开展四年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分析了崇阳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情况,发现目前在经费投入、设施配置、软件资源、教师能力、师生互动五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第五章研究的基础上,第六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优化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实践的实施效果。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该部分对本文所做的研究和所得结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对未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实践研究进行了展望。
湖北省崇阳县“联校网教”项目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崇阳县地处山区,基础教育阶段校多、点多、面广,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联校网教”项目在崇阳县如火如茶的展开。在项目开展四年以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如何?信息技术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带来了什么影响?联校网教模式是否能够为广大农村小规模学校带来实质性的变革?经过数次实地跟踪调查研究,本文以崇阳县“联校网教”模式为例,对信息化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措施、成效和展望进行深入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选取适宜的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以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与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采取的方法以及对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整理归纳形成了文献综述,并对本研究中重要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是全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是以崇阳县农村小规模学校为例,调查研究了现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进行了问题的归纳。第三章阐述了崇阳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举措,从运行机制、权责关系、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教师培训、课堂模式六大方面剖析了“联校网教”是如何形成并顺利运转的。第四章基于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师生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总结了联校网教工作开展四年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分析了崇阳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情况,发现目前在经费投入、设施配置、软件资源、教师能力、师生互动五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第五章研究的基础上,第六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优化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实践的实施效果。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该部分对本文所做的研究和所得结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对未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实践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