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飞宇所著的《玉米》是一部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小说。该小说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由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所译的英译本Three Sisters荣获2010年度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毕飞宇成为继姜戎和苏童之后第三位夺得该国际大奖的中国作家。《玉米》成就了毕飞宇在英文世界的名声,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优秀的英文翻译。因此,从功能主义视角研究《玉米》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很有必要。 功能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之后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翻译理论。它继承了传统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功能主义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行为中,译者处于中心地位,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行为并且直接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对于葛浩文英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学者多集中于探讨译者对原文的删减与改写。恰恰相反,葛浩文夫妇在翻译《玉米》时,几乎没有删减与改写。一方面,译者主要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以保留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另一方面,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及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译者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因此,在现当代文学翻译中,为了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译者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退而求其次,进行归化。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将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论证这一观点。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小说、作者以及译者。第二章包括两个部分,即前人对作者、作品和译者的研究,以及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第三章从功能主义视角探讨《玉米》英译本中归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第一,葛浩文夫妇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主要体现在俚语谚语、政治性话语、比喻修辞和称呼语上。第二,译者为了照顾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辅以归化的翻译策略,主要体现在部分难以异化的俗语以及特定的方言口语上。第四章总结归异化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得与失。第五章简要论述论文的研究发现及局限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玉米》英译本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提供参考,加快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