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处于知识积累及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经历着从单纯的学校生活到复杂的人际社会,个人行为也逐渐从不成熟到稳重,从懵懂无知到得心应手。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令人堪忧,因人际障碍发生的校园惨案比比皆是,校园安全问题重新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关注弱势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成为新时代高等教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大学生人际问题,才能减少校园惨案的发生,增加校园安全,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他们处在改革开放大浪潮之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增强,相对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平台,更多样化的手段,交往的方式与交往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生活化、开放化。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在交往的动机、范围、心理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任何行为的缺失都有可循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更多与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密切联系。想要解决大学生人际障碍问题,必须了解家庭对大学生的作用机制,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成果较多,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在交往的现状调查、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而研究人际交往的时代特点则较少。大部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很少关注家庭背景因素,更多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与学校环境的因素。且多数研究偏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测量,很少将量化与质性访谈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家庭资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有针对性的进行量化与质性访谈找到二者的相关性与差异性,为人际交往弱势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本文的研究中心主要集中在家庭资本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不断试测与调整,最终将家庭资本归纳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将人际交往能力归纳为人际适应能力、人际发展能力与人际维持能力。采用自编的《家庭资本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中文版)作为调查工具,并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通过大学生自身所在的差序格局分布,全国各大高校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析显示:(1)对调查对象样本分析得出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部分学生在人际发展能力上处于弱势状态;(2)通过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不同就读专业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上都有显著性差异;(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资本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正相关,其中家庭文化资本中的母亲教育程度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最为突出。针对量化与质性分析结果,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对家庭资本水平低的大学生社会支持力度。首先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同时为高校大学生制定“奖、助、贷、免、勤”一系列的经济补偿制度;其次,优化家庭教育,加强良性互动。大学生的父母,特别是弱势阶层的大学生父母更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奋斗,认真生活,为孩子培养正确的金钱观,推动弱势阶层向优势阶层父母学习,加入家校合作的团队,努力帮助孩子成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实现阶层的流动,给孩子提供一个民主且温暖的生活环境,避免陷入不良循环之中。最后,建立个人信息档案模式,加强对问题大学生的指导。对原生家庭需要密切关注,建立相关家庭信息档案,并及时找到原生家庭的问题,找出其中的不利因素,进而引导大学生朝着积极、乐观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