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否定句的心理加工过程,现有的否定认知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和实验支持。其中,两阶段加工理论认为,读者在否定句的加工晚期才对否定句的实际状态进行表征,而且伴随着对被否定状态表征的抑制。而抑制/保存假说则认为对否定句的被否定状态的抑制并不是必须的。当前研究认为否定句自身的性质对否定句的加工过程以及最终头脑中的心理表征具有调节作用,隐喻否定句和具体否定句的加工过程在加工晚期会出现分离。因此,研究以郑州大学学生为被试,采用词汇/图片判断范式,以不同性质的否定句和其对应的肯定句为实验材料,以词汇/图片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为因变量指标,系统研究了汉语否定句的心理加工过程。研究分为两个大实验四个小实验。实验一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实验中所有否定句为隐喻形式的否定句,分为实验1a和实验1b,分别考察句词短时间间隔(即加工早期)和长时间间隔条件(即加工晚期)下否定意义的心理表征差异,从而验证隐喻否定句是否符合抑制/保存的加工假设。实验二采用句图匹配任务,所有否定句材料均是对具体现实情境的否定,分别考察加工早期(实验2a)和加工晚期(实验2b)下否定意义的加工过程,从而验证具体否定句是否遵循先激活后抑制的两阶段抑制加工过程。研究整体得出以下结论:(1)隐喻否定句的加工过程与具体否定句的加工过程是不一样的,抽象和具体这一变量是影响否定句加工过程的关键因素。(2)隐喻否定句的被否定意义在加工早期就被表征,并且在加工晚期仍然保留在头脑中,说明对隐喻否定意义的通达并没有伴随着对被否定意义表征的抑制。(3)具体否定句的被否定意义在加工早期被表征,但被否定意义的优势效应在加工晚期已经消失,从而说明具体否定句的意义完全通达时,被否定意义同时得到了抑制。(4)提出了否定句的双加工模型,被否定意义在否定句的心理表征中是否得到抑制是一个更加灵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