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高等教育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是保持国家特质并使我国屹立于世界的根基。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要求重新审视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也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确立了新坐标。本研究依据非零和博弈理论及非均衡发展理论,’站位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这一全新视角来研究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巨大发展机遇期,以国家视野和京津冀区域发展两个维度来进行战略上的谋篇布局。本研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及类型、主体功能区的涵义及类型、主体功能区与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关系、国家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阐述;在广泛调研河北、北京、天津三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领导、教育专家、教务管理部门以及对三地相关年鉴、文献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以大量鲜活、翔实的数据为支撑,运用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并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析,通过河北省与京、津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明确了河北省与京、津高等教育的优劣势,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认为,京、津已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已定位于稳定规模与发展特色,而河北省应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利用京津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做大做强本专科教育,形成与京津的错位发展;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其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启示借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站位京津冀国家主体功能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重点从宏观规划(视野拓展,致力于京津冀主体功能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中观推进(准确定位,全面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与微观突破(优化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以及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为河北省与京津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政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也为河北省各高校适应京津冀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深化与京津院校的校际合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