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0年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在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首次被提出以来,土地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它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利用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护土地资源也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新疆绿洲面积仅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3.73%,有限的土地资源在资源开发、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等因素面前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污染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频发。新疆绿洲城市由于绿洲本身的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复杂等原因,生态环境的恢复极其困难。伊犁河谷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新疆西北部重要的节点区域,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模式方面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该区域的土地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绿洲城市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以伊犁河谷的核心城市伊宁市作为研究区,在熟悉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四方面选取了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通过物元模型对伊宁市近十年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计算,得到评价综合分值和分项指标评价值及其对应的可持续利用等级。将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对比分析,揭示出伊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物元模型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伊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呈波浪式发展的趋势,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恢复—平稳上升的三个阶段,其中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在下降,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在上升,这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通过对综合评价结果及分项评价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城市发展绿色化水平,发展生态旅游等可能实现伊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