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视觉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基于视觉的定位技术的研究。为实现高精度、不依靠外部设备的室内定位,本文在对现有的室内定位技术进行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视觉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基于视觉的定位技术的研究。为实现高精度、不依靠外部设备的室内定位,本文在对现有的室内定位技术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室内定位算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从整体上对基于序列图像块匹配的室内定位算法进行了阐述。首先介绍了块匹配算法,以及块匹配算法所涉及的关键因素,如块匹配原理、匹配准则、搜索策略、搜索范围。对序列图像块匹配的整体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说明,描述了从获取图像至得到两帧图像位移变化量的具体步骤。
2、为了使基于序列图像块匹配的室内定位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能够适应更复杂的条件,本文对算法提出了三点改进,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效果:
(1)把搜索块的面积增大,并且将其改为网格式搜索块,将搜索范围由原来的前一帧中的(M+umax×2)×(N+vmax×2)扩展为前一帧整幅图像,使得匹配算法的速度和准确度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提升。
(2)对块匹配计算加入了阈值校验,并且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对这两帧图像进行归一化相位相关法匹配,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
(3)针对两帧图像完成匹配后进入下两帧图像匹配计算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图像旋转则会出现异常的情况,进行了基于Harris角点检测的图像旋转测量,并且在检测出旋转的情况下,进行旋转回复,从而使匹配计算继续进行。使算法能够适应旋转的情况。
3、在上位机中实现了基本的定位算法和改进的定位算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设计了基于VC++的上位机算法研究平台,并且该平台提供了扩展接口,如果有什么新的算法或新的功能,不用重新设计应用程序,可以直接添加在该平台之中,极大的提高了科研效率。
4、搭建了基于TMS320DM642的定位系统研究平台。应用CCS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了软件设计,在硬件上实现了基本的基于序列图像块匹配的室内定位算法,并通过实验展示了定位系统研究平台的整体效果。
其他文献
车牌识别(LPR)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违章车辆监控、高速路口自动收费、交通控制与诱导、车辆管理以及安全防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目前车牌识
仿人机器人研究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科学于一体,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双足稳定行走作为仿人机器人实用的前提条件,一直是仿人机器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智能体协调控制技术在军事和民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侦查监视与目标打击、智能高速公路、环境监测、未知环境探索等。一致性问题是多智能体协调控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但是随着近年来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受端电网对外来电力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使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为解决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提出将分布式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综合在一起的特殊电网形式,即微型电网(Microgrid)。并网逆变技术是微电网实现并网的关键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将各种间歇式能源发电组成的直流母线上的电
随着技术的革新,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们对于带有环境感知、自主规划路径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需求不断增加,自主式移动机器人逐渐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受到
钢铁企业中能源介质的传输与转换的过程复杂,确保连续、安全和经济的能源供应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从钢铁企业能源的使用情况来看,副产煤气是能源优化调度的重点。由于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和当今制造业最卓越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它以持续改善为目标,在注重生产过程管理的同时,也注重人员管理。精益生产以人为本,强调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研究将精益生产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持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与监控,对推进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装配制造企业在装配方式上主
本文根据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的相邻测试原理,设计了ERT数据采集系统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它包括以下电路设计:设计了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的幅度、频率可以数字
服务型机器人不仅需要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运动,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具有操作能力,就好比人类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灵巧的手臂。服务型机器人的操作能力主要通过其安装的机械臂来体现。
人或动物的诸多技能或行为是在其神经系统自学习和自组织的过程中渐进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解和模拟人和动物神经系统内在的学习和组织机制,并将这种机制赋予机器,是控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