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是人们社会身份中最基本的身份之一,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人们认识自身与他人对说话者自身认识的一个基本依据。话语作为人们社会实践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的身份,它同时也是说话人主体构建其性别身份的重要方式。不同社会里的不同人群的成员通过话语构建其性别身份的行为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们在此构建过程中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话语策略,甚至出现两性话语特征发生交叉的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特定人群的性别话语的分析,探讨中国社会性别话语构建身份行为的特点以及此过程中性别话语特征发生交叉现象的表现形式,并联系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念与社会发展对此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由于目前在中国对话语构建身份过程的研究尚处于理论介绍或萌芽阶段,而国外的理论大部都是用来研究西方国家处于社会中层人群的性别话语的,因此,作者希望此论文作为对性别话语进行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和尝试,能够在中国此领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上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国社会男女平等的现状以及此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并讨论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本文对中国性别话语构建身份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对武汉青年大学生和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话语进行的分析,语料全部来自于对此群体的日常生活会话的录音进行严格转写后的真实文字材料。本文采用了西方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结合的女性主义语言学的性别身份构建理论,并对语料来源所在群体的性别话语观念进行了客观的社会调查,从而得到了分析具体语料的依据。 本文按照社会调查得到的依据具体分析了该群体话语中出现的性别特征交叉现象。基于分析的结果,作者总结出中国社会的性别构建具有其自己的特点,这是由中国的社会现实与社会性别意识决定的:(1)两性话语特征出现交叉也是受到中国独特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而会话者主体选择使用这种非正常的手段构建或强化自身的性别特征。这种手段包括的话题,词汇,称谓以及其所构建的对话者的关系,也是为了构建会话者在各自社会群体成员或与异性社会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与关系;(2)由于两性在社会性别意识中的差异,两性在性别秩序中的不平等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对特定人群的性别话语的分析,作为高校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又身处思想先进开放的大学校园,并且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但是其性别意识依然是不平等的。这说明中国目前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在同一水平;(3) 根据分析结果,尽管此社会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