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中占到90%以上,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就铺筑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高速公路里程,但同时也造成我国沥青路面技术及创新研究相对滞后,已铺筑的相当数量高速公路先后出现一系列严重的路面早期病害,其中车辙和水损害问题相对更加突出,尤其在南方炎热多雨地区。如何有效解决车辙和水损害矛盾将关系到我国沥青路面长远健康发展,以及大量维修资金的节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永久性沥青路面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设计功能型材料的理念,同时,人们对沥青路面结构对材料的功能化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基于此研究背景,课题提出车辙与水损害平衡设计思路,在应用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抗车辙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完全封层技术防治路面透水问题,从而达到有效解决沥青路面车辙与水损害问题。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最直接影响因素研究,在理论分析及逐步剔除相关非直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8个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矿料间隙率VMA、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沥青用量AC等,采用ZC2-7型车辙仪进行车辙模拟试验,以动稳定度指标DS为评价标准,选择12种不同级配成型混合料试件计算8种因素不同的试验数据,通过灰关联理论分析系统确定3个(VMA、AC、VV)影响抗车辙能力相对更加显著的因素,进而采取“稳一变二”试验方法,设计考虑3种因素彼此独立性的27组试验,在分析动稳定度指标与车辙深度指标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美国沥青路面分析仪APA进行轮辙试验,以车辙深度RD作为评价指标,深入分析车辙与VMA、车辙与AC及车辙与VV的关系,最终得出VV是影响抗车辙能力最直接的因素。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与空隙率临界关系研究,设计四种不同变量条件(压实度、油石比、碾压温度、级配)下独立的车辙试验方案,通过变换8种不同的压实度、7种不同的油石比、9种不同的碾压温度及6种不同的级配得到每种变量条件变化时相应的空隙率数值,进而运用Gauss Peak拟合工具得出四种不同变量条件时相应的临界点位置,并具体分析抗车辙能力和空隙率在四种不同变量条件下存在不同临界关系的内在根源及与实践应用的相关联性,为运用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提供定量的设计参数。   抗车辙型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以抗车辙能力优化为目标函数,确定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8%为优化变量,同时将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要求形成骨架密实作为约束条件,据此详细制定功能型沥青混合料具体的设计步骤,包括:矿料分级掺配成型方法的选择、粗细集料分界点的确定、集料质量指标分析、粗集料部分分级掺配、细集料部分分级掺配、粗细集料质量百分率的确定、级配曲线细部调整、沥青用量计算方法等,以花岗岩最大公称粒径(NMSA)16mm为具体设计示例,结合花岗岩NMSA-13mm、石灰岩NMSA-16mm及辉绿岩NMSA-13mm分级掺配设计结果,对矿料级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成型混合料试件进行各种性能的验证,包括:骨架强度验证、压实性能验证、抗车辙性能验证等。   车辙和水损害平衡设计及工艺研究,首先具体分析了目前在解决车辙和水损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明确的解决思路-“先拌后灌”,即在应用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抗车辙能力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沥青路面水损害发生的可能。为此先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害的最直接因素,得出路面空隙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围绕如何有效封住路表面空隙为核心目标,在综合比较多种路表面封水措施的条件下,采用完全封层技术作为主要的防治措施,进而通过多条试验路及相关室内试验对完全封层技术使用的封水材料--沥青还原剂在密水效果、改善沥青老化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对路表面由于使用沥青还原剂可能带来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车辙和水损害平衡设计思路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渗水试验及车辙模拟试验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评价。   至此形成了一套完整解决沥青路面车辙和水损害矛盾的设计体系,这将对课题项目的实践应用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一条解决车辙和水损害新的设计思路。这对于减少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严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开发了基于温度-氧气反馈通风的自动控制方法,即分别由温度和氧气传感器探测堆体内部温度和氧气的实际值,并将信号传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上位组态软件,根据预先
本文以城市高架桥梁为研究对象,针对多种桥型的既有城市高架桥的抗震性能评估、抗震加固后城市高架桥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推倒分析
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话题。随着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边坡数量及规模的增大,加强对滑坡机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现有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做了
为了解决城市园林废物产量增加、处理方式落后、公园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园林废物与粪渣共堆肥的处理方式,并将堆肥产物作为花卉栽培基质和有机肥使用,这既能有效
转换层结构是现代多、高层建筑发展的趋势,本文针对常用转换层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转换层结构——拱式转换层结构。拱式转换层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也是一种特殊的转
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的两座异型组合拱桥为背景,对组合拱桥的受力特性以及异型组合拱桥的施工监控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组合拱桥水平推力、侧倾稳定性、拱变形后的内力、水平系
本文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依据住房保障的基本理论,并借鉴发达国家公共住房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历年来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条文进行评析,探讨我国保障性住房
目前建筑物纠倾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主要是依靠土力学与弹塑性力学中的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借鉴地基处理中的一些方法,凭借技术人员的探索和经验来完成,因此纠倾过程中
本文以在立体绿化中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进行了植物选培、植物越冬、立体绿化种植等实验,提出了生态声屏障方案和建筑立体绿化方案,模拟分析了立体绿化的降噪性能和隔热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毒性受到水质参数的影响已经达成共识,许多模型如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BLM)可以预测水质参数作用下的重金属毒性。重金属污染物对